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巧用“加减乘除”让退捕渔民“无忧转身”

2021-11-0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1-0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陈强 骆耀明 通讯员 石楠 孟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系,骆马湖实施十年禁捕退捕。连月来,随着骆马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徐州沿岸540艘持证渔船已全部回收,并完成全部拆解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治污、治岸、治渔,深秋时节的江苏北线,江河湖泊一派堤稳、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机。

如何让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江苏徐州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骆马湖水域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确保广大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岗前培训。渔民绝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薄弱、劳动技能单一。在充分了解渔民培训创业意愿的前提下,徐州相关部门在新店镇渔场、窑湾镇五墩村,组织创业培训15期、培训507人次,技能培训7次、培训297人次。“通过政府的技能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照顾老人的知识,有了一技之长,可以更好地找工作。”参加培训的葛唱说。


“减”少群众顾虑,抓好就业帮扶。渔民退捕转产,能否稳得住,关键取决于上岸渔民是否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根据渔民就业需求,徐州抓好就业帮扶,举办退捕渔民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推介岗位5000余个,提供就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就业帮扶1600余人次。

“乘”出部门合力,抓好社保兜底。退捕渔民群体特殊,年龄结构不一,社会保障具体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徐州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将退捕渔民参照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现已对1050名禁捕退捕渔民全部建档立卡。其中,600多名兼业渔民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00多名专业渔民保障卡已开好,待保障资金到位后立即发放,确保 “一户不落、应保尽保”。

破“除”就业障碍,抓好后续服务。窑湾镇王明刚和朱宜龙两位渔民成功上岸转产,入职江苏斯尔克集团,月薪5000多元。草桥镇渔民孟庆祥,经培训入职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试用期月工资3400元,他们都对目前的工作岗位表示满意。

让广大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徐州将进一步建立就业服务跟踪制度,践行“四个万家”促进“四个建设”,深入镇、村定期动态监测退捕渔民就业情况,摸清就业需求,提供更多适合渔民的就业岗位。同时,采取更加人性化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把退捕渔民社会保障的实事办好,真正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渔民的心坎里。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