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接种 保障团队护航
|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张胜杰 图 /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统筹 朱友钦
“我都五年级了,打疫苗肯定不会哭。”10月30日下午2点,星光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贝在妈妈的陪伴下,在学校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他的一番话逗乐了医生。
在持续做好12周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10月29日,我市面向3-11周岁儿童启动新一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筑牢群众健康免疫屏障。10月30日下午,徐报融媒记者走进星光小学、少华街小学接种现场。
星光小学接种点
医疗保障团队负责现场急救
根据安排部署,此轮接种秉承“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卫教协作、学校组织、应种尽种、免费接种”的原则。接种人群包括在校(园)学生和非在校(园)人群,接种者需年满3周岁,在监护人陪同下前往接种。
“宝贝,不疼吧!”“你是男子汉,要勇敢!”“来,好孩子,不怕!”……在星光小学疫苗接种点,现场医护人员、老师的安抚声,缓解了小朋友的不安情绪。
该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错峰接种,当天下午进行的是五年级接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家长和孩子进入校园时均需测量体温,家长还需提供健康码、行程码。接种点主要分为咨询登记区、接种区和留观区。为确保安全,泉山区卫健委统一安排了有儿科急诊急救能力的医疗保障专家团队负责现场急救保障。
登记台前,医护人员详细询问孩子和家长十多个问题,核对身份证、疫苗接种本等,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才能进入接种环节。接种前,医护人员会介绍注意事项。
接种完毕后,学生进入留观区休息30分钟方能离开。“10月29日下午,学校就给家长发信息,确认接种时间。现场组织很好,整个过程很顺畅。”家长郝女士告诉记者。
少华街小学接种点
家长陪同入校需提交“两码”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少华街小学接种点。在校门外,家长排队进行信息登记,经过查验方可进校。“我们要求家长和孩子进入学校前不仅要出示‘两码’、测量体温,还要将‘两码’彩印在A4纸上并在进入校区前登记提交。”少华街小学副校长胡莉莉告诉记者。
在设置接种点的教学楼大厅内,负责接种的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洁告诉记者,接种前,健康问询非常重要,“在今天的健康申报和问询中,接种的孩子以低年级居多,有的家长问,孩子有小儿癫痫病史是否影响接种。”对此,王洁认为,假如孩子处在癫痫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如果3-4个月没有复发,可以接种;有感冒、咳嗽等症状的孩子,也要等到康复后才可以接种;有鼻窦炎、慢性鼻炎等症状,如果病情处于发作期或者正在用药,建议暂缓接种。王洁表示,在留观区旁边,还设置了一处急救保障场所。
接种现场设置了5个接种处,班主任、值班校长、志愿者等组成了服务队,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安抚。“孩子面对针管会害怕,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要勇敢。”和平街道办事处妇联主席夏璠告诉记者。
流动接种医疗队
进驻学校开设接种专场
泉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湘表示,为保障接种秩序,区卫健委从多家医院调派6支流动接种医疗队,进驻6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开设接种专场。现场配备专用120救护车及专用儿童急救设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医生,学校也安排了大量老师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每一位儿童的接种安全。其余学校、幼儿园分别由家长教师共同陪同孩子,到学校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接种。截至10月30日,泉山区13000余名儿童完成了第一针的接种。
云龙区、鼓楼区学校也已启动3至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按照省统一安排,计划在11月20日之前,完成第一针的接种,今年年底前完成两针次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