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用“法治”遏住疫情防控中的“任性”

2021-10-29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0-29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弹,本土感染病例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再次严峻。在登上热搜的疫情相关信息中,一则消息引人注目:1名确诊病例10月10日起自驾前往内蒙古、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旅游,得知内蒙古等地疫情后,提前通知与其同住的婆婆、丈夫搬到其他住所,返京后即向社区报备,独自居家隔离。“这种自我防控意识,严格履行个人防控责任,既保护了家人,又降低了社会传播风险,值得倡导。”这一做法得到了北京市卫健委发言人的高度肯定,并受到了全国网友的一致称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市同日通报的三起涉疫违法案例:两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隐瞒行程,不报告、不检测、不治疗,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后仍外出就餐、邀请多人到居所打麻将,与其一同打麻将人员中已有5人确诊。其购药药房的两名负责人,在多次出售退热、止咳、感冒、咽痛咽干类药品过程中,未依照规定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测量、销售信息实名登记。在小区采取疫情封控管理措施期间,两名居民擅自翻越小区护栏,离开封控区域前往外地,拒不执行疫情封控管控措施。以上六人的行为造成新冠疫情传播危险,目前均已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

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并呈现新的特点,多国放松管控、减少出入境人员限制,我国外防输入形势严峻。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绝大多数公众对于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主动上报,但仍有少部分人抱着或侥幸或嫌麻烦等心理,对于防疫规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用一己的“任性”,为全国人民辛苦筑起的防疫堤坝捅窟窿,无视他人生命安全健康,挑战法律权威。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均被依法追责,终将付出应有代价。

在法治社会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任何破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处罚。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可靠保障。守法受称赞,违法受处罚。严格规范执法,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才会保护人民向善的觉悟,才会让自私的违法者收敛收手,从而用小的行政管理成本实现社会善治的大局面。(张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