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两在两同”出实效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见习记者 晁翔宇
“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为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邳州市广大党员干部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迅速行动和落实,以“强作风、抓项目、提质效、惠民生”为抓手,带头弘扬“五种风气”,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为实现“徐州当排头、全省争先进”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近日,在港上镇十房村,一场民主协商议事会议正在进行。今年雨水较大,村里的排水管道较为狭窄,导致汛期排水沟水位上涨,淹没周边的农田。为解决这一问题,十房村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制订了水渠的改造方案、确定了建设的资金来源。十房村党支部书记杜学富告诉记者,协商议事会的成员都是从各组推荐出来的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人,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通过这20多人的共同研究、共同议事,基本上都能解决掉。
从2019年开始,港上镇十房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引领与协商议事双向融合,搭建村党支部议事堂,为群众解决最迫切、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针对会议上提出的方案,议事堂成员全部表决通过,无一人反对。“全村21名议事成员,有党员,有群众,大事小事都开会,表决之后,大家同意了就举手,不同意就提出反对。村里做的事情我们也明白了,老百姓也放心了。”说起议事会的效果,十房村村民范雷给予了由衷的赞许。
议事堂的成立,让党的政策更好更快地传达,也让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搭建起了村党支部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据了解,从2019年成立议事会以来,该村共举办26次议事会,解决村内大小难题近30个。“可以说解决了之前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事,化解了以前想化解但没能化解的难题。”杜学富如是说。
以党建引领,凝聚议事合力,港上镇把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转化成为撬动民生幸福、村庄发展的切入点。而在岔河镇桥北村,有一条道路因为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和出行。在倾听群众的需求之后,桥北村党员干部与议事会成员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决定利用原来的基础铺设沥青路,对村里损毁的13800平方米道路进行整修,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道路整修的过程中,桥北村党员干部全力参与一线工作,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严格监督施工程序,保障工程又好又快实施。“我们的党员非常积极主动,在工程开始前就跟群众共同协商,所以在进行前期清障工作时,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也为道路的顺利施工打下了坚实的保障。”说起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岔河镇桥北村党支部书记董伟一脸自豪。桥北村工作人员表示,在修路工作完成后,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还将积极做好常态化保洁工作,带动群众一起爱护村庄环境,让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村民宋启霞说:“路修好了,大家都很满意,出门也方便了。每天都有人来打扫卫生,我们也都愿意参与,把自己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在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中,邳州各级党员干部不仅把着力点放在锤炼坚强党性、办好惠民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还针对自身实际,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争当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邳州的先锋力量。不久前,官湖镇千年舟澳思柏恩装饰材料项目遇到一个难题,一度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千年舟项目人资行政主管刘涛说:“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能源的评估。能评是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的一个核心,若没有相关的能源电力供应,设备是无法开启的。我们不知道要去哪个部门去审批,需要哪些资料,需要哪些过程。”
作为千年舟项目的镇级党员帮办员戴成龙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指导企业项目人员准备审批材料,并陪同企业人员前往南京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目前能源评估工作进展顺利。官湖镇项目服务部主任戴成龙表示:“当企业遇到困难,我们第一时间冲到一线,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官湖镇专门组建服务专班,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同企业人员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目前,项目主体任务已完成过半。“可以讲他们是我们整个项目建设的‘保姆’,有他们在,我们才能更放心地去建设,去做好企业发展。”刘涛如是说。
在经济建设、深化改革主战场勇挑重担,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第一线勇于奉献,是邳州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和落实“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生动体现。未来,邳州干群还将风雨同舟、齐心协力,不断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