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为『十四五』发展强势开局保驾护航

2021-10-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0-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庄红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泉山区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积极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注重源头预防、强化机制创新、狠抓隐患整治,连续3年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十四五”发展强势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牢牢把住安全生产“方向盘”。安全生产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泉山区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强化领导、常抓不懈。高位推进、常抓常议。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季度至少专题听取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区安委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推动工作落实;11个专业委员会各司其职、协同推进。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每年制定实施区街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党政领导赴一线督查检查常态化。聚焦主线、专班专治。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主线,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主抓手,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宣传发动,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强力推进整治提升和示范创建。

二、层层传导压力,持续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抓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落实,唯有织密责任网络,方能筑牢铜墙铁壁。泉山区始终把压实责任、合力共治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考核与督查并举。率先实施季度联合督查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党政部门均列入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边界与盲区齐抓。率先在区级层面厘清行业监管与属地分级监管职责边界,率先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机制,进一步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坚持监督与问责同步。发挥人大、政协、纪监、检察机关监督职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地落细。坚持上级与本级合力。与国务院和省、市督导联动,同步开展区级督查检查,强化会上联办,协同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三、对标系统治理,坚决掐灭安全事故“导火索”。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源头治理、齐抓共管。泉山区致力于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采取综合措施抓实安全生产。坚持行业细抓“除根”。各行业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奖举报、群策群防,严查细排、标本兼治,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格管控安全风险,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坚持举一反三“防微”。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定期梳理典型问题,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改,建立问题清单、对账销号,坚决将各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广泛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创建、安全生产月、新《安全生产法》等宣传活动,每年集中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1300余人,引导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同时,坚持教育引导和倒逼推动并举,安全生产事前立案处罚力度持续强化,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有力推动企业明责尽责。

四、坚持固本强基,不断筑牢安全保障“防火墙”。安全生产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夯实基层是关键。泉山区注重在“防”上下功夫,在人、财、物上给予充足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能力管。实施“安全放心工程”。坚持把安全生产列入民生实事“六心工程”强力保障,安监机构应设尽设、监管人员足额配备,推广社会化服务、提升监管水平;为辖区居民免费安装漏电保护器4585户、独立式烟感报警装置650个,区财政托底解决了一批“老大难”安全问题。坚持“科技兴安”。注重推广运用“互联网+安全”等新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技防能力。将29家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纳入应急指挥中心实施24小时视频监管;试点开展“码上安全”,辅助提升监管效能;无人机“陆查+空巡”助力森林防火。筑牢“应急防线”。构建“智能协同+智慧决策+基层联动”的应急指挥综合系统,投入3000万元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物资库,探索在城中村建设12个消防点,广泛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并与专业救援队签订联动协议,指挥协同、应急保障、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注定是一场常抓不懈的持久战,泉山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导,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提升安全意识,严防严控各类事故,争当城区安全发展的“领头羊”,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泉山区人民政府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