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徐州“信义老爹” 走了,追忆“信比天高”的全国道德模范杜长胜

2021-10-23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0-23  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李宁 刘作霖 通讯员 睢宣

“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账还了!”过世儿子欠下330多万元,77岁老爹替他扛起债务。

杜长胜老人

330多万元债务,很沉

时间倒拨回2010年。

这一年,杜长胜,71岁,他的大儿子、大儿媳先后遭遇意外事故身亡,身后留下330多万元债务。

“简直是天文数字。”杜长胜一方面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他咬牙挺过来;一方面要面替大儿子偿还33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这对以做面条为生的杜长胜来说,可谓是困难重重。

杜长胜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还款明细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孩子死亡以后,其父母是法定的遗产继承人,如果继承的遗产不能全部清偿债务,剩下的可以拒绝偿还。但杜长胜却说:“人得要有诚信。”“儿子的债我必须还,‘债’是人的责任。”“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账还了!”“来吧,拿着借条来,我儿子不在了,账我老头子认了,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账还清了,我们心里踏实了,死去的儿子、媳妇也不会落下骂名,孙子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家没了不要紧,良心不能丢。

账,认下了,如山一样沉重的债务,从此实实在在压到了杜长胜的身上。

3年多还清债款,踏实

儿媳去世时,面粉厂刚刚投产。他带着孙子尝试着把面粉厂小规模地经营起来。请不起工人,他就一样一样自己来。装车、送货、卸货、跑销路……50斤的面粉袋,他一天要扛下近200袋。那段时间,他累得连路都走不动,咬着牙硬挺着,“不忙不行,不忙哪来的钱还账!”

杜长胜宁愿自己下半生无依无靠,也不愿连累别人。他把大儿媳妇的死亡赔偿金、自家的拆迁补偿款、手中的流动资金加上老两口多年的私房钱全都拿了出来用于还债。

老两口一分钱一分钱地省,十几元十几元地存。没了住房,他们住进村头简陋的板房。一件破旧不堪的棉服,伴随他们数个严冬。顿顿煎饼、盐豆,几个月都难得吃上一顿鱼肉。

杜长胜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还款明细,上面写着:张为胜20万、刘白喜20万、罗建平20万……3年多时间,替儿子儿媳还清了330多万元的债务。

还清债务那一天,杜长胜端起粗糙的土陶碗盛着热滚滚的菜汤,一饮而尽,当成酒那样灌进身体,暖流包裹他佝偻的身板和沧桑的脸庞,年过七旬的杜长胜生平第一次如此透彻领会如释重负的畅快,脸上露出3年来未曾有过的笑容。

树立守信模范榜样,认可

2015年6月,杜长胜荣登“中国好人榜”,10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杜长胜

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颁奖致敬词赞誉道:诚实守信、坚守正道,你们以诚立身、恪守本分、一诺千金、履约守信、公道无欺、不差毫分,你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护卫着中华文明的道德底色,这样的情操品格引领人民标定价值取向,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

随后杜长胜先后获得“第五届江苏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第四届徐州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徐州好人”等称号,2016年当选江苏省“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2018年杜长胜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家庭”称号。2016年,杜长胜塑像入驻“徐州好人园”。以杜长胜为原型创作的作品也将他的信义精神广泛传播。2021年1月25日,以他为原型的电影《子债父偿》杀青,由老艺术家白志迪、苇青担任主演。

2021年1月28日,德行天下、睢水安宁———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徐州·睢宁)现场交流活动在睢宁县文化艺术中心演艺馆举行。杜长胜作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参与此次现场交流活动。

信义精神点亮心灵,永存

时间定格在10月18日21时50分,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杜长胜,因病去世,享年82岁。

2016年,杜长胜塑像入“徐州好人园”

杜长胜老人走了,但是他的诚信精神永存。“信义老爹”为子还债的故事,点亮了很多人心灵深处那道最圣洁的诚信之光,也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教育课。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