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四个关口』 筑牢安全基石
◎张晨
睢宁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坚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坚持以本质安全为支点,构建源头防控、过程监管、结果反思、长效管理的工作闭环,加快促进安全与发展协调统一。
一、重源头防范,把好本质安全“入口关”。
严把人员思想、产业招引、项目落地等全过程各个环节,加快构建全方位源头管控体系,努力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率先在全市实现安委办实体化运作,实行四套班子成员包挂安全风险排查整改机制。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组建全市第一家副科级建制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大队,向重点企业派驻安全员,有效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现实问题。推行“三位一体”“两照一表”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红黑名单”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奖励制度,引导企业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严格项目落地门槛,用好用活联合评审、要素提升等项目会审机制,严格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守牢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口。
二、重隐患排查,把好本质安全“过程关”。
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和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并主动从轻微事故中剖析问题原因,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做细做实。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扎实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和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全县风险点开展普查,形成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引入专业力量把脉会诊,将排查触角延伸至细微之处,筑牢安全发展根基。高质量实施隐患整改。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结合“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工作细化责任,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重大隐患督查督办制度,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问题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形成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对于轻微事故,毫不轻视,全面倡导“四不放过”理念,对事故严肃调查处理,注重案例分析,加强警示教育,有效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三、重靶向执法,把好本质安全“惩处关”。
监管执法过程中,注重分类分层施策,做到对“守法守信企业无事不扰、违法失信企业利剑高悬”,实现安全与发展两促进、两不误。动真碰硬,增强监管执法“力度”。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中低端落后产能和散乱污企业,对38家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整治,关闭32家,依法取缔57家小铸造和地条钢厂,全县没有一级、二级、三级重大危险源。精准发力,提升监管执法“温度”。建立“有效检查”“重中之重”清单,定期选派专家帮助“义诊”,加强精准指导服务,避免“一刀切”。实行“开卷考试”制度,在入企检查前,提前10天告知企业,让企业自行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对企业自查自改问题不纳入立案处罚。实现从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向正面引导转变。发动群众,赋予监管执法“广度”。制定《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对奖励金额上不封顶。
四、重机制建设,把好本质安全“长效关”。
以“一年小灶”与“三年大灶”衔接转化为新动能,全力提升安全促发展能力,从一线和企业层面筑牢安全防线。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强力推进“风险报告+隐患排查+标准化创建”一体化创建,引导企业高标准做好风险辨识、评估、上报、化解和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对企业“零风险”报告开展专项检查,对标准化创建企业实行奖励,对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创、用“两张皮”现象,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试行“一线报告”制度。县级部门定期向乡镇(街道)报告政策精神、重点工作,向工业集中区所在社区(村)及重点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报告安全监管最新动向与动态,征求对全县安全应急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增强县、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同心同向推进安全生产、打通难点堵点的合力。建立隐患“随拍随传”机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对全县600名社区(村)安全网格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合格后发放安全员证书。安全网格员负责对社区(村)安全隐患进行辨识,通过“善治睢宁”APP程序登记上传,由县、镇两级执法力量开展检查,第一时间督促隐患整改到位,切实做到隐患清零、全域安全。
“十四五”期间,睢宁将锚定“双千双百、撤县建市”总体目标,用五年之功再造一个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的新睢宁。在这条新的赶考之路上,安全是发展的基石。睢宁将始终绷紧安全之弦,守好“四个关口”,为走好“‘三全’赶考之路”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作者系睢宁县委副书记、代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