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共谋数字经济未来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数字经济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不断优化新阶段。这一背景为数字经济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应该以更主动的姿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前瞻性地共谋数字经济未来。
注重数字技术的原创性。数字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竞争的主战场,虽然我国数字产业化在全球第一梯队队伍,但是创新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仍有一些集成电路、高精度传感器、基础软件和大型工业软件等技术依赖其他国家。技术突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长远来看,想要解决数字经济面临的这一困境,就要注重数字技术的原创,推动数字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要加快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数据有效开发应用能力,构建新型数字核心技术体系,实现核心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和吸收转化。
推动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南。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都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存在融合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了避免数字经济成为“空中楼阁”,需要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共享中心,加强资源整合,发展数字经济衍生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链条,加快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构建多元协同监管体系。数字经济飞速腾飞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复杂,为数字监管带来了难度。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只有多措并举强化监管,才能让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目前,传统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已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应明确平台、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等各方责任,以科技手段构建技术、经济、行政等多元协同监管体系。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完善数据治理规则,建立良性的产业竞争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确保数字经济监管的及时性与动态性,保障我国数字经济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我们要以融合为笔、以数字为墨,加快构建数字合作新格局、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和生态链、推动数字经济不断迈向新台阶,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夏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