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携手并肩,共建徐州都市圈

2021-10-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0-2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董晓

10月的彭城,碧空如洗,微风习习。

10月20日,以“服务新格局、融入长三角”为主题的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举行,来自淮海经济区成员市的政府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朋友,相聚徐州,畅叙情谊,搭建合作平台,共谋协作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徐州都市圈旨在打造淮海经济区之核,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创造性举措,对于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坛上,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就深化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汲取发展新动能,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在全国区域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抱团发展,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建设都市圈的要义所在,那么如何贯彻好国家政策、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来做大徐州都市圈呢?

“发挥徐州中心城市核心作用,是淮海经济区新时期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国家信息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毅仁在当天的主旨演讲中提到,要统筹推进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就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做好规划引领、战略协同、产业布局、政策联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工作,打破各类行政壁垒。

势在必“合”,“合”则共赢。当前,城市发展竞争已从单兵博弈转向区域抱团的竞争,推动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共赢之举。

长期以来,在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方面,淮海经济区各兄弟城市共聚“一条心”、共下“一盘棋”。特别是2018年以来逐步建立以协同发展座谈会、协商会为载体的战略决策和沟通协调机制,成功召开三届协同发展座谈会和两届协商会,在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环保联防联治、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务实合作成果,为打造徐州都市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坛上,来自淮海经济区十市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围绕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积极畅谈心得,建言献策。

淮北是徐州的近邻,在与我市泉山区、铜山区共建园区的过程中,一批徐州的产业项目落户淮北杜集区,两市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淮北市杜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史庆超表示,淮北将充分利用段园镇毗邻徐州的区位优势,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积极对接徐州都市圈,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强徐州、淮北产业园区的建设。

如今,从产业协作协同、园区合作共建、交通互联互通到生态环保联防联动、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诸多领域,地处皖北的淮北,正在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

从共建园区到共享资源,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不断深入。连云港港是区域重要的出海口,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中华表示,连云港港不仅是连云港的出海口,更是整个徐州都市圈共同的出海口。“我们致力于提升能级,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积极扩大开放的便利化水平,目的就是要让整个淮海经济区实现便利化。产业推动物流发展,物流助推产业集聚,这是淮海经济区以徐州为中心城市的要义所在。”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正以更为长远的眼光和共赢发展的视角,谋求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合作。借着此次论坛的重要契机,淮海经济区各兄弟城市也将携手并肩、精诚合作,共同开创区域协同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