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事莫嫌“小”
省委部署“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后,广大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细微处着手,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民办事,小事不“小”。村(社区)党员干部盯着群众身边的琐碎小事,用情、用心、用力地逐个破解,既显现出了一种“服务群众全领域”的责任担当,也体现出了“为民做事不嫌小”的工作追求。
“办小事”要“接地气”。群众评价干部办实事,未必都盯“大而全”。只要干部接地气,不趴在办公桌上“想当然”,不坐在会议室里“空讨论”,亲身到基层一线、群众中间去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意,准确掌握对应群众“胃口”的急难盼愁问题,就是再琐碎的小事小情,群众也会欢迎和感激。当然,小事办好也不易。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主要标准,党员干部不仅要埋头用心做事,还要请群众参与监督,让群众“骨头里挑刺”,以此推动每件小事都能做得好、做得成、做得精;要把因种种原因遗留下来的群众小事牢牢抓在手上,克服“小而不为”“与己无关”等思想,善于“新官理旧事”,创造条件地逐项破题,让群众早获利、早受益。
“办小事”要“冒热气”。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一项暖心工程,只有带着感情、投入热情、迸发激情,就能让群众在解决一件件小事中身感温暖;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一场以心换心的考验,干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实事就不愁办不实,群众就会翘指点赞、由衷敬佩;如果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地做事,不仅做不成事,还会引来群众的不满。当然,小事也有难点,要充满激情办小事,有激情就敢担当,工作起来就不至于畏首畏尾、软弱退却;要自我加压办小事,始终保持“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热情和冲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办好事。要善聚群力办小事,小事也有其复杂性,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善于挖掘多方资源,集智研究解决问题。党员干部既要与群众干在一起,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注重用好来自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将“细线”拧成“粗绳”,形成攻坚破难的强大动力。
“办小事”要“有恒气”。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个人干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干好事。为群众办小事同样如此,需要的就是一股子持之以恒的心劲和干劲,不能依着个人喜好干,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不能为了省心省事干,进展顺利了就做、遇到坎坷就不做。要把群众身边的小事作为一个永恒课题,视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既要想在平时,更要做在平时,经常性地关心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的需求,紧随其后去做群众普遍的实惠的事、长期受益的事,不能是“三分钟热度”、“一阵风”,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建立为群众办小事是的长效机制,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领导包挂街道社区、社区干部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项目,实施跟踪督办、定期调度,推动养成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以实实在在的办事成效赢得群众的拥护和认可。(秦继成)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