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本质安全 筑牢安全防线 擦亮沛县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色
◎索向东
安全是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沛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两个至上”,突出“两个根本”,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责任上抓落实、从管理上补漏洞、从能力上大提升,解决了一大批突出风险隐患,筑牢建设“两个争做”新沛县的坚强安全屏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紧握安全生产主动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关口前移,层层压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线,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提高站位守红线。生命重于泰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断提升“谋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水平,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安全基础、提供安全保障、筑牢安全防线。关口前移抓源头。把好评估关、审批关,对辖区内企业、社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风险隐患清单,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织密扎牢责任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系。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将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列入部门“三定方案”,明确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负面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力推进压力传递到班组末梢,使企业始终保持在最佳安全状态运行。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整治,打好安全生产攻坚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现事故风险持续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全域起底排查隐患。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全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辨识一级风险41处、二级风险137处、三级风险1595处、四级风险6172处。摸排重点企业3000余家,重点部位500余处,全部做到登记造册,实现动态管理。动真碰硬严格执法。树牢“十次检查不如一次执法”理念,聚焦交通运输、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32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联合执法、暗访督查,做到排查挂账、落实整改、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做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细化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好必要的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加强实战演练,确保发生情况能够迅速启动、有序处置。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化、区域化服务协作机制,分类建立应急专家库,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三是统筹要素保障,提升本质安全,推动安全发展走在前列。把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作为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示范城市创建过硬成果引领和带动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工作。充实基层安全专业力量。不断充实县镇两级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人员,持续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沛县经济开发区、沛北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的安监机构建设,配齐安监人员,强化执法监管,切实消除“焦点部位”安全隐患。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当好人民安全“守护人”。配足配齐安全设施设备。将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科学配置高层建筑、危化救援消防重型车辆、抢险机器人和综合救援等装备。提档升级园区的消防设施,增加重型消防车、消火栓等装备,提升事故初期2分钟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建立城市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扎实推动安全运行系统治理、终端治理和常态治理,规范提升六小行业和四类市场,推广“安电惠民”,打通老旧小区消防通道,风险隐患识别、远程监测预警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高,在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安全生产无小事。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就是保生命、保幸福、保发展”的思想共识,打好“三年大灶”专项整治攻坚战,着力化解深层次问题、顽固性问题,坚决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沛县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作者系沛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