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绿化将军”背后的初心坚守

2021-10-19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0-19  

入党56年、从军40载,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退休不褪色,18年里带领乡亲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家乡生态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10月18日,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他学习,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聆听张连印的事迹,很多人不禁要问,一位将军为何要自找苦吃返乡种树?一名领导干部为何如此清苦却悠然自得?或许,这正是他更令人敬佩的地方。张连印用他的初心造福了家乡百姓,更用他的坚守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可以说,张连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有什么比淡泊名利更可贵?将军解甲,落叶归根。张连印退休后没有选择在大城市安享晚年,也没有选择企业抛来的橄榄枝,而是选择扛起铁锹回家种树。面对乡亲的质疑,他没有过多辩解,一门心思扑在研究如何提高树苗成活率上;刚种下的几万株新苗被羊啃光了,他不但没要赔偿,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村里人明白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如今,家乡绿树成荫、青山环绕,张连印却始终没有停下植树造林的脚步。有人问他,你不图名、不图利,到底图个啥?张连印的回答铿锵有力:“图名图利,不是共产党员。”

有什么比无私奉献更宝贵?从火热的军营回到家乡的“园田”,张连印守着肯吃苦、肯吃亏、肯吃冤的“拙”,老兵本色依旧。为了实现造林梦,张连印不讲吃、不讲穿,蜗居在十几平米的瓦房里,把全部积蓄和儿女们的解难相助全部用来建苗圃、育树苗、修道路、挖沟渠。18年间,他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200多万株树苗,染绿了1.8万余亩荒山。在林场形成规模后,张连印没有想着从中获利,义无反顾做出承诺:“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还集体。”

有什么比服务人民更高贵?“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对共产党人来说,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彰显初心、党性和品格。几十年来,张连印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部队,他保家卫国;退休后,他为民造福。在张连印看来,“战场”换了,“仗”还是为人民而打,即使罹患癌症这份初心依旧坚定。很多人劝张连印,现在树也种了,山也绿了,名也有了,也该歇歇、养养身体了。可他心里通透如镜:“我只想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家乡人民做点事。”

“我是退休了,没职务了,可我的党员身份还在,这是我一辈子的职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一辈子的义务。”每个人特别是共产党人都应自觉向张连印同志学习,心系人民、永葆本色,坚韧纯粹、苦干实干,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爱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