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胜利 讲好红色故事
一部爱国影片《长津湖》引爆国庆假期,业内外人士好评如潮,《长津湖》最好的彩蛋还上了热搜。
抗美援朝战争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一部影片将人们拉回到七十多年前,让大家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影片的前半段,连长伍千里带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返乡。本想利用假期给父母盖几间房子,军队一声号令,立马归队,带出了英雄团队“穿插连”。指导员梅生骑着自行车在最后一秒归队,在奔赴战场的火车上,连队成员个个生机勃勃,仿佛是去参加一场演习。面对伍万里这个新兵,老兵们一下子找到了乐趣,不时地逗一逗他,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让伍万里受到感染,很快融入其中。
影片的后半段,将人物置身于残酷的战场上,在一次次的冲锋陷阵中,老兵们面对敌人果敢拼搏、奋不顾身,带动着伍万里从不敢开枪动刀的新兵成长为一名奋勇杀敌的老兵。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只能用温热的胸膛才能捂暖的冻土豆,成了衬托兄弟情、战友爱的“工具”。伍万里的成长是惊人的,不仅仅是士气,更是一种觉悟,奉献一切、牺牲自己的觉悟,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传递,也是贯穿影片的精神主线。
最是精神动人心!影片的抓人之处,还在于塑造了一群不畏艰苦、舍生忘死的志愿军战士。老排长“雷公”将标识弹运走,在生命垂危之际,平时不怕苦不怕累的硬汉喊疼的一幕,饱含着对生的热切向往,让观众泪目,也让战争的残酷在心中一凛。梅生将女儿的照片带在身边,他始终抱着“我们把仗打完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仗了”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化为战场上的血性和智慧。印证了李大钊的那句话,“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近年来,红色题材的影视剧如《金刚川》、《觉醒年代》等,口碑和收视都十分亮眼,让观众感受到主旋律也可以拍得人性化,在感悟历史伟业、体悟历史人物的同时,受到了红色教育。长久以来,一些爆米花作品以及抗日雷剧充斥着市场,这些主旋律题材的成功破圈,也给如今较娱乐化的影视创作环境带来正向的引领,也说明了真正让观众有触动、对历史有认知的作品,有着更强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重温一下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中国革命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富矿,《长津湖》主旋律影视的出现无愧于党的光辉历程。要铭记伟大事业,赓续红色血脉,就要坚持追求真实、探求真相、寻求真理,真正留下“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作品。(辛春晓)
编辑 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