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兵回首峥嵘岁月
◎徐报融媒记者 孟丽 见习记者 许诺
10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徐州军分区第四干休所,采访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等的申维清老人,听他讲述战争时期的难忘经历。
申维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步兵34师政委,1929年出生,1947年9月入伍。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他以炮连战士的身份和战友一起参加淮海战役。1951年3月入朝作战,他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等战斗。
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老人身子骨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淮海战役时,我作为一名步兵炮炮手参加了战斗,我们团奉命增援第三道防线,当时敌人火力非常猛烈,但我们没有一个战士退缩,在最后一道阵地上,打败了敌人的反击。”
申维清老人说,淮海战役后,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接到入朝作战命令时,我所在的部队正在西南剿匪。我是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因国内组建装甲部队需要,我们奉命离开朝鲜。”
说起两年多的抗美援朝经历,虽然已时隔70年,但当年艰苦战斗、奋勇杀敌的场景,老人仍历历在目,“入朝作战非常辛苦,我们的运输线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在美军飞机空袭下,只有20%—30%的物资可以运到前线。战士们就是靠着一把雪、一把炒面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
说起炒面,老人说了一件趣事,当时被俘虏的美国士兵看到志愿军战士们人手一袋炒面,认为是什么美味食品,也想吃一下。“可是他们哪吃过这个,连怎么吃都不会,放在手里,一吹气,一口没吃到,炒面还喷自己一脸。”老人笑着说。
当被问起是什么信念支撑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英勇战斗时,申维清表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信念所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精神源泉,“我是一名入党72年的老党员,热爱党、忠于党是我的人生信条,听党话、跟党走是我的行动指南。如果不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哪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光荣的历史时刻,年轻人应铭记历史,感恩党和国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