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五风 开新局 争一流
◎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洪华
市委提出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攻坚克难之风、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大兴勇争一流之风”,为全市干部职工提出了要求、鼓足了干劲。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着维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光荣使命,更要大力弘扬“五种风气”,全面提升“四种能力”,奋战四个月、强势开新局、奋力争一流,以应急人应有的担当作为,为“五个徐州”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大兴学习研究之风,以过硬本领提升开新局、抓落实、争一流的高度。学风是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坚持结合问题导向学、结合工作职责学、结合形势任务学、结合徐州实际学,力争成为“行家里手”,以高站位、大格局、真功夫抓细抓实各项工作。注重将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细化研究制订重点行业领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操典》;针对自然灾害应对中联动不畅的问题,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会商、自然灾害灾情管理、救灾物资调拨等12项制度机制,为有效处置极端天气影响提供了保障。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进一步开展好点题式、走访式、体验式、蹲点式走访调研,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路径,推动全市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达到新高度。
大兴真抓实干之风,以务实举措加大开新局、抓落实、争一流的力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容不得半点马虎。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强化100%的责任链意识、100%的抓落实态度和100%的求实干精神,始终保持“隐患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和“成绩每天归零”的紧迫感,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作为总抓手、总牵引,牵头41家部门和各板块攻坚245条创建任务,牵头22家部门持续攻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和15个风险突出领域专项治理,牵头16家部门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大力度、硬举措推进全行业安全风险报告、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防汛抗台、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安责险强力推进等重点工作。通过真抓、真干、真落实,确保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持续压降,安全生产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可控态势。
大兴攻坚克难之风,以较真劲头拓宽开新局、抓落实、争一流的广度。应急管理工作一头连着社会“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指数”,必须要有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的决心和勇气。今年以来,针对未经消防审验既有建筑的安全问题,我们主动靠前作为、创新解决路径、分类开展治理,既精准破解了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又统筹解决好安全和发展的历史顽疾。针对粉尘涉爆、涉涂装作业等重点领域的短板弱项,开展系统攻坚治理,全面提升了整体安全水平,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安全成果、感受更多的安全成效。
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以大胆探索挖掘开新局、抓落实、争一流的深度。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机构改革后新组建单位,面对更加艰巨繁重的使命任务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挑战,必须要破除与新定位、新使命不相适应的惯性思维,将创新创优作为“驱动引擎”,在“规定动作”中求新意、在“自选动作”中求突破,先后创新开展了“安电惠民”、“安电惠企”、“三起来一下来”安全提升行动、“桥长制”、“林长制”、安全应急总平台建设、赋能安全应急产业链、构建淮海经济区应急联动大机制等工作,为安全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清醒认识安全发展中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大兴勇争一流之风,以昂扬斗志保持开新局、抓落实、争一流的强度。“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一手抓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编制,为未来5年提升全市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谋篇布局;一手抓品牌建设,确立了“让城市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安全品牌,党徽映“五心”、当好“守夜人”的应急党建品牌和“应百姓所需、急企业所求”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推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强化标兵意识、争先精神,做到天天对标找差、处处对标补足、事事对标争先,力争牵头的省对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从去年的第三方阵进入第一方阵,在全省应急系统业务工作排名中进入第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