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蒡成就大产业 小城镇凸显大魅力
◎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龚严巍 通讯员 周迅
眼下,行走在丰县范楼镇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区项目现场,处处感受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生产建设场面,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农贸市场,把对群众的“关心”放在菜篮子里;远处万亩牛蒡种植基地蔚然壮观,蕴育着未来丰收的景象……
“必须快字当头,只有跨越式发展才能凝聚发展动力。”市党代表、丰县范楼镇党委书记曹成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范楼镇的特色发展之路如数家珍。
“按照县委‘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等部署,强化项目带动,我们要快字当头,加速再加速,跑出‘范楼速度’。”曹成伟说,“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范楼镇镇区建成时间早,整体规划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曹成伟说,镇党委组织镇村干部现场走访调研,统筹谋划发展,制定“1+3+3”镇村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农房改善,统筹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锅炉机械厂、胶带厂、食品站、徐丰路南北两线区块等共6个拆迁项目,腾出土地256.6亩;重点打造镇区费庄5万平方米、金陵街区4万平方米农房改善项目,安置群众1540户,集聚镇区人口近5000人;推动建设富有文化气息的“牛蒡书吧”和街头游园,进一步提升城镇文化品质内涵。
在生活配套方面,范楼镇建成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农贸市场,做好相关的绿化、亮化和外立面改造,生鲜供应辐射何桥、黄集、敬安、河口等地居民。投资2000万元建成齐阁村特色田园乡村,吸引大量游客,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户户通工程,投资1100万元,完成7条18.2公里农路提档升级;投资107.55万元完成齐阁、马庄等5个村2500余米“一事一议”水泥路项目;1.2万户居民自来水全部入户,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高标准建设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1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实施危房全面改造,而老百姓不需要拿出一分钱。“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为民生兜底,让老百姓幸福感、归属感更强。”曹成伟说。
范楼村党群服务中心闹中取静,为居民提供了党建文化交流场所。不远处“牛蒡书吧”正在建设,辐射周边学校与居民小区,现代化的设计服务理念,为范楼镇平添书香气息。“既要有乡土气,又有书香气。”曹成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