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徐报融媒记者 李梦虎 于珑 沛县融媒记者 曹敬文 通讯员张宇野 赵万飞 刘德义 王存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办法发展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沛县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下一步将要怎么走?
沛县响亮回答:以工业化谋划,以项目化推进,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接二连三 连出致富链
农业如何向高效产业转变?这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课题。
沛县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塑造发展新优势,成了时尚与潮流。
农场变工厂,农田变车间。
走进沛县大屯街道丰乐村,仿佛进入玫瑰花的世界。田间,全程标准化种植;车间,3条生产线转动,玫瑰花变成精油、纯露、花茶;玫瑰园,将成为观光、休闲、游乐的盛地。
总投资1.2亿元,8月4日,入驻装修、安装设备,8月31日,投入试生产,历时不到一个月…… 位于沛县大屯街道的汉缘玫瑰美妆项目,再次上演项目建设的“沛县速度”。这个项目年产值可达2亿元,精油、纯露、花茶3条生产线已试产。
“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接二连三’文章,我们的方向更坚定,步伐更坚决。”大屯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增彦站在丰乐村3000亩玫瑰种植园旁介绍,通过玫瑰种植助推高效农业,促进旅游休闲,带动现代制造,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深度融合、循环发展。
在大屯街道丰乐村党支部书记孙冠男眼里,流转出去的这块3000亩的土地,简直是个“聚宝盆”,不仅解决了1500名农民的就业问题,每年还能给村集体带来35万元的收入。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相加,要深度开发农业的各种功能和价值,从而做到产业链相加、供应链相通、价值链相乘,推动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沛县县委书记吴昊也喜欢这个一二三产融合的项目——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他还建议在这片3000亩的玫瑰花海里做爱情主题的文旅项目,并拟好了广告词:“送你999亩玫瑰!”
以种为“种” 育出致富花
如果说汉缘玫瑰美妆项目是沛县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接二连三”文章的有益探索。而苏润种业项目,就像一枚致富的良“种”,在古沛大地创造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传奇。
沛县敬安镇徐丰公路旁,一处新建的玻璃连栋温室大棚里,苏润种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海涛正带领团队研究辣椒新品种。
刚刚结束的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的两句话让高海涛印象深刻。一句话是“加强优质种业资源保护推广”,另外一句话是“要抓牢科技创新这个关键……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优势种苗中心、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海涛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们新建苏润商务展销科研中心4000平方米、连栋玻璃大棚20000余平方米、双层钢架大棚500亩,主要用于辣椒新品种开发、生产、推广及销售,带动周边村辣椒种植户共同致富。”高海涛表示,正在研究青椒的深加工技术,通过拉长产业链,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赚钱。
辣椒育种是敬安镇的特色传统产业,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当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推动江苏苏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后必将对敬安的辣椒育种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敬安镇党委书记张建长说。
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伟从苏润种业项目看到了工业化思维的痕迹——苏润种业之所以辐射力强、带动力大,是采取了统一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收购销售的“五统一”标准化运作模式,让农民用苗不出村、技术咨询在田头,足不出户就可把良种销往全国各地。
一子落定 激活一盘棋
什么是好项目?
“真正的好项目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徐伟说,沛县在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时高度关注项目的“质”,把着力点用在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上,带出农产品全产业链,带出产供销“一条龙”。
秋风袅袅,稻菽翻浪。
沛县朱寨镇,占地400多亩、总投资13亿元的领创·农博汇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现场,车来车往、塔吊耸立、机器轰鸣。
这个项目就是徐伟说的“龙头项目”,是徐州市、沛县两级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是“菜篮子”“米袋子”“油罐子”民生工程。
“今年初项目开工,1标段果蔬交易中心已建成运营,2标段年底交付使用,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5亿元,届时整个项目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就业人数3000多人。”创领集团沛县领创国际农博汇项目负责人钟益槐表示,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沛县农产品流通的“旺市”,成为全国优质产品引进来、沛县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领创·农博汇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往西11公里,鹿楼镇的果品种植大户张诺也关注着这个项目。他知道这个一站式的农副产品批零智慧物流园,将给他的果品插上腾飞的翅膀,更大的市场预期倒逼他对果园提档升级、扩大规模。
不仅仅是张诺充满期待,安国镇的西瓜、河口镇的牛蒡、张庄镇的蔬菜、魏庙镇的稻米……都将因此而受益。
“我们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三乡工程’资本兴乡的典范,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沛县朱寨镇镇长赵丹宇信心满满。她知道,这里将成为集蔬菜、水果、粮油、副食、冻品、肉类、水产、海鲜等批发及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一站式农副产品批零智慧物流园,成为沛县新的城市名片。
专班招商 精准找项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在国家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沛县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扩投资、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以已越群峰、再眺远峰的气魄,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沛县专门成立乡村产业招商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乡村产业项目招引的组织领导。
沛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招商专班,8名班子成员分别担任8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链长,明确了“谁来招”责任主体。
围绕绿色稻麦、优质果蔬、生态肉鸭等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把脉短板弱项,明确了“招什么”的产业导向。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资本、科技富集之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明确了“到哪招”的引流方向。
与此同时,沛县始终聚焦重点任务,注重项目质效,强化督查考核,做到两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两月一观摩,全县农业产业项目千帆竞发、你追我赶。
今年以来,沛县已先后成功签约16个投资额超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共实施农业农村重大省级项目42个,已完成年度投资40.38亿元,投资完成率86.6%。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就是告诉我们要向农业的‘肌体’植入工业的‘灵魂’。”吴昊说,下一步要提升产业化水平,按照“特色成块、基地成片、产业成带”思路,持续做强辣椒制种、优质果品等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规模化水平,重点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品牌化水平,深入挖掘“汉文化”“微山湖”“大运河”等人文历史和生态资源,加快韩楼田园综合体、大屯特色田园乡村等重大项目建设……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干,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