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届市委报告的决议
(2021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庄兆林同志代表十二届市委所作的《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报告。
大会认为,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对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战略谋划,对未来五年徐州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明确要求,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符合徐州实际和群众期盼,是今后一个时期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奋进的行动纲领。
大会充分肯定十二届市委的工作,一致赞同报告对过去五年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的总结。大会认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胜利完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昂首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崭新阶段。全市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创新纵深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市域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取得的成就,为徐州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年来积累的经验,对徐州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会指出,在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我们要始终牢记、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矢志不渝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奋勇争先,努力在全省“六个率先走在前列”中展现徐州担当、作出徐州贡献。未来五年,我们要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大胆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徐州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现代化路径,让“五个徐州”建设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展望2035年,我们要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徐州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建成体现“强富美高”实践要求的现代化强市。
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大会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加快建设实力徐州、创新徐州、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大会指出,当前徐州已经处在深化转型、提速增效的发展新阶段。今后五年,要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创造性办好自己的事,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优化,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全面从严治党显著加强,一步一个脚印开创徐州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
大会强调,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把“五个徐州”变成现实,必须聚焦主要矛盾、抓住关键所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们要把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作为统领全局的战略目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求大突破、见大成效。必须把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重点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创新赋能、企业培育、园区贡献等方面发力突破,让“产业强”强在规模体量上、强在结构层次上、强在科技支撑上、强在智能引领上,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必须把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主动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高标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塑造鲜明特色,大幅提升实力优势,不断巩固枢纽优势,持续放大辐射优势,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大会同意报告关于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的部署。大会强调,要着力壮大实体经济,牢牢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大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动板块经济全面振兴,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科创平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抓住用好中心城市建设战略机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更大格局扩大对外开放,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增创融入新发展格局新优势。着力建设美丽徐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深化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高品质生活。着力提升治理水平,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法治徐州建设,系统完善社会善治模式,科学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大会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兴学习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争一流“五种风气”,涵养优化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方向,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徐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能力提升和管理监督,打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构建覆盖严密的组织体系,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锤炼素质过硬的先锋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强化一体推进“三不”,着力建设高水平廉洁徐州。
大会强调,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尤需新风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常态化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积极践行“五种风气”,争做学习研究的优等生、真抓实干的行动派、攻坚克难的突击队、改革创新的先行军、勇争一流的排头兵,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唱响新时代奋斗者的“大风歌”。
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十三届市委领导下,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