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选育“头雁”、培育“雏雁” ,“雁阵”齐飞助力乡村振兴
党史学习教育中,徐州市贾汪区通过实施“头雁领航”计划,建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头雁”丰翼,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与徐州开放大学合作,举办村(社区)“两委”成员大专及本科学历提升教育函授班,开设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与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提高个人文化水平,增进强村富民本领,今年已有28名村党组织书记报名学习,力争到2023年底将村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83%以上。围绕探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4月12日至4月23日,组织13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张家港市永联村等苏南先进村举办“村书记论坛”2期,通过理论教学、现场观摩、交流互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增强发展能力。采取“镇内自主选一批、区内统筹配一批”方式,组织20名强村书记挂职弱村“第一书记”、20名弱村书记挂职强村副书记,以上一堂专题党课、开展一次走访活动、组织一次联建活动、指明一条路子“四个一”系列活动为抓手,复制推广先进村在基层组织建设、村务民主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经验。
“群雁”竞发,激发勇争一流干劲
根据村党组织书记年度综合考评情况分为一、二、三等次,明确分类依据、程序、奖惩等细则,按照分类结果,镇级兑现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报酬,区级每年设立120万元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奖励资金,表彰奖励镇对村考核中获得一等次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并优先推荐一等次村党组织书记参与“百名示范”“千名领先”“五星”书记等评选表彰。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动态增长机制,及时兑现离任村干部补贴,提升村级工作岗位吸引力,激发村干部职业认同感。
“雏燕”培育,强化村级后备力量
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库,从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中储备3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将软弱涣散村、经济薄弱村、空心村等作为选派重点。招聘30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充实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重点培养。出台《贾汪区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试行)》,面向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优秀青年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162名,并将146名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络员、139名劳动保障协理员、43名专职网格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形成“村级干部从后备中出、后备面向社会公开招”的良性循环。目前,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2名35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
“雁阵”带飞,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发挥“头雁”队伍引领带动作用,为走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坚实支撑。在2021年村(社区)书记“百千万”工程评选中,全区有1人入选江苏省“百名示范”村党组织书记,5人被命名为徐州市“千名领先”村党组织书记。马庄村做强香包等文创产业,挖掘“红色教育研学”等新产业,成为贾汪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村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岐山村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环境,清淤疏通村内河道2560米,治理汪塘6个,新建小微景点38处,栽植树木8000余棵、绿化苗木2.3万株,建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