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矩阵 凝聚“凌城力量”
◎徐报融媒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李妍妍 陆军伟
今年以来,睢宁凌城镇党委把“红色矩阵提升工程”作为书记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在强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红色阵地活起来、支部强起来、民心聚起来,为推动凌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功能优服务
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
走进凌城镇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无论你是党员还是群众,都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参与:到“新时代大讲堂”听专家讲党课、在党建书吧看书……
凌城镇大力实施“建村部、强支部”专项行动,分类筛选出14个600平方米以下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一村一策制订改扩建计划,新改建的中心总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悬挂统一的标识和标牌,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工作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新时代大讲堂”、党建书吧、党员活动室等实现全覆盖。
“让党员群众在平均3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一个党群服务中心,让党组织的工作和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凌城镇组织委员毛阿宁说。
明职责强纽带
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睢宁《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十条》包括开好会、履好职、值好班、开好门、走好访、结好对、定好规、管好人、理好财、评好绩等10个方面,学习完《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十条》后,职责清楚了,也有抓手了。”凌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浩说。
为推动睢宁《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十条》落实落细,凌城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结合工作实际,细化举措,认真推进,让睢宁《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十条》成为凌城镇村(社区)干部接受群众监督、规范自身履责的“宝典”。下一步,凌城镇将开展常态化督导,建立“四联四到”结对制度,村干部主动与低收入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信访老户“四类群体”做到常态联,结成亲戚帮扶,对红事、学事、病事、白事等“四事”,第一时间上门,把党的关怀送到位,全力帮办大小事。
“凌”跑路“城”心办
擦亮帮办代办服务品牌
“我腿脚不好,不方便出门,是镇里的帮办代办员全程帮我办理各项手续,让我足不出户就领到了残疾人的补贴。”说到代办工作,凌城镇陈李村孙传成很是感激。
凌城镇党委始终把阵地建设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凌’跑路、‘城’心办”红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党支部,聚焦企业、群众关注事项,精心推出网上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建立“首问负责制”“首单办结制”,让群众少跑路、办成事。
下一步,凌城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红色矩阵”打造全过程,构建志愿服务、领导包挂等长效机制,让“红色矩阵”接地气、聚人气,不断强化阵地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