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评说这五年 | 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最好见证

2021-09-22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9-22  徐州日报

◎朱二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转换发展动能,增强综合实力,不断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持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晒出了一张张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成绩单。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是“菜篮子”还是“钱袋子”,老百姓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党委政府关心的大事。

“十三五”期间,我市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给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6元,快于GDP年均增速;人均预期寿命78.47岁;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4552个,“徐州医疗”品牌影响力持续显现;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959.16万人;高等院校数量达10所,居区域首位,实现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98.9%;累计建设公共图书馆12个和博物馆18个;实现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一系列的民生成果,是对百姓需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有力验证,也是将人民情怀融入“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的最好见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增进民生幸福是脚踏实地、不惧挑战、初心为民,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目标追求。五年发展路,从迈进“高铁、城铁、地铁”三铁驰骋的新时代,从锚定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起步腾飞,从城乡面貌变化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对比,徐州肩负着“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美好愿景,始终用心谋富民之策、利民之事,扎实行安民之举、惠民之事,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徐州发展的红利。

踏上新征程,徐州将鼓足干劲、铆足拼劲、用足韧劲,拿出翻篇归零再出发的姿态,下好民生改善的“先手棋”,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书写好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