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逐梦星辰大海
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探路、“天问”启程……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气神。这些年,中国航天员队伍一次次为国出征、触摸深邃的寰宇,一次次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他们的背后是忠诚和担当,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书写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爱国精神,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首先要树立报国之志。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兴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把爱国作为做人之灵魂,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而锻炼身体、而努力奋斗、而团结拼搏、而不断创新、而竭诚奉献。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传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挑重担、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并把这些用在服务群众、服务国家建设上来;作为青少年要刻苦学习、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真正以载人航天精神指引自己的成长之路。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发扬航天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懈钻研的精神。不学习、不吃苦、不实践、不探索、不积累,何来成绩、何来发现、何来成功、何来创新?在一次次勇攀科技高峰、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一次次彰显中国力量的艰难征途上,正是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我国航天事业才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弘扬艰苦奋斗。讲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多人可能会说,在物质文化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还用得着艰苦奋斗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论是在条件艰苦的过去,还是在条件好的今天,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力量源泉。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书写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本色,航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源于对伟大事业的使命感,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像中国航天人一样,淡泊名利,迎难而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热血汗水。
“每一次仰望星空,都能感受到科学之星守护、激励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逐梦九天的强大支撑。星辰大海,永不止步。脚踏实地、自立自强,以科技引领成长,以创新点亮星河,我们一定能够探寻到更多的宇宙奥秘,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薛艳)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