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整改成效要用实绩说话
“25年的宅基地遗留问题终于解决了。”徐州市鼓楼区一涉农社区负责人激动地说。
去年,鼓楼区对该涉农社区开展巡察整改量化评估时,一份评估报告引起了评估组的好奇。从各项指标看,该社区党委履行整改主体责任、组织保障等方面得分非常高,唯独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数很低。为详细了解这个奇怪的现象,区评估组深入社区实地探访,与居民细致交谈,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主要是村民对宅基地分配的历史遗留问题整改不够满意。
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巡察成效工作的根本标准。区评估组经过综合评定、慎重考虑,要求社区尽快拿出详细解决方案。社区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社区党委会和居委会,成立宅基地问题整改工作小组,选举产生村民代表11人,专门处理宅基地分配问题。整改工作小组先后召开30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对符合条件的3户居民给予正常分配,对不符合当时分配条件的不允予分配,村民对宅基地分配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持续近25年的遗留问题终于解决了。
“良药有功方利病”。近年来,鼓楼区为破解巡察整改不够深、不够实、不够细等难题,积极探索建立“5+1”巡察整改成效量化评估机制,重点关注评估主体责任履行、整改组织保障、工作具体落实、满意度测评和整改工作奖惩5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整改工作进行1个定性定量的综合评定,推动巡察整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
实际操作中,该区以对应的巡察组为主体,抽调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人员组成督查评估组,重点对巡察整改时间符合条件的党组织进行量化评估。在不打扰被巡察党组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听实地考察、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方法进行现场打分,确保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点,确保最终问题清零见底。
今年7月,该区运用“5+1”量化评估机制,对14家党委(组)巡察整改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多维度、立体式扫描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共发现23个薄弱环节和问题点。截至目前,14家单位共18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被巡察党组织‘知责不尽责、想改不会’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5+1’量化评估机制精准发力,有效提升了巡察整改质效,充分彰显了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政治监督功能。”鼓楼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