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九天,北斗璀璨
9月16日,首届以“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为主题的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此次峰会致贺信指出,北斗规模运用已经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要持续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共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进步,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本次峰会特设成果展,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现如今,北斗三号系统面向全球提供国际搜救、区域短报文等七种服务。北斗系统已成为太空中的“千里眼”。系统的成功建设,带给我们的是生活上的便利,更是精神上的指引,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衍生出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进。
自主谋创新,于荒芜中开拓新局。面对北美禁运GPS技术的局限,北斗人赓续“两弹一星”精神,面对荒芜的陌生领域,白手起家,耕耘出了属于中国的创新之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北斗人始终坚持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孙家栋院士结合实际国情提出了先解决有无、满足急需,分“试验系统、区域系统、全球系统”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北斗系统坚持走“混合式”星座构型的特色发展之路,创造出用最少卫星数量实现最好覆盖效果的最佳方式;开创了“一体化”功能设计先河,形成“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短报文通信”的全新服务模式。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从陌生荒芜到自主在握,北斗人矢志创新,开拓新局,走出了科技创新的强国之路。
齐心共协作,凝聚“一个中国心”。天地大美,一团正气;万众携手,装点山河。仅凭一张北斗蓝图,三位年轻人攻关出了初期的“全数字化”方案;29岁的康成斌提出并验证了领先全球的星间链路;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团队设计出了被称为“北斗专列”的长征火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代参与北斗建设的青年工作者们秉持同一个信念,逐梦九天,于无垠宇宙中汇聚出了30多颗璀璨耀眼的北斗星群。彰显了北斗人以国为重、不惧险阻的磅礴伟力,也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奋斗之精神。
匠心求卓越,坚守精益求精信念。北斗人在二十六载风雨兼程中一次次刷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精度”,向世界展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砥砺前行的民族品格。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发出了更高精度定位定向接收机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能够将定位精确到厘米级别,促进了北斗智能可信导航、智能网联汽车、地理信息与5G等技术的应用融合。在智能灾害监测领域,研发出了水平位移定位精度误差高程不超过3毫米,水平不超过2毫米,可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灾害预警系统。北斗人以匠心追求卓越,在全新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为全世界发展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展现了中国科技实力。
开放促融合,展现泱泱大国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北斗系统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坚持开放融合、协调合作、兼容互补、成果共享,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北斗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努力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共,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本次峰会的召开就是致力于共同推介北斗产业发展成果,进而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向世界出示了“北斗”这张中国科技名片。在未来,北斗系统定会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性能、更加丰富的服务,实现全球的互惠互利,推动人类科技文明新的跨越。
华灯初上,星河婉转,抬头望世界星空,中国北斗昭之若明。这是属于中国北斗的时代,一个新的纪元开端,我们理应继续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积极投身于新的探索中去,逐梦九天,让中国北斗星网璀璨星空,导航全球。(吕冠南)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