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彰显团结奋斗力量
灾难,从来都不会等到人们未雨绸缪之后,才告诉你它就要来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地震使山川移位、河流改道,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灾情一出,国家立即采取应急响应措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路救援大军迅速赶赴四川灾区抢险救灾,祖国各地纷纷组织捐款捐物,各路企业家名人志士,明星团体,个人组织的捐款也是纷至沓来,大家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的救助。生死瞬间,老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余震再袭,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他们的感人行为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在抗震救灾中,小小的一个举动,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在灾难面前大家都是受难者,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早日战胜灾难。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从大禹治水开始,在面对几千年的各种自然灾害时,所形成的强大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在经历了历史上的历次磨难之后,所沉淀下来的兴旺发达、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组织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凝聚了起来,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无产阶级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深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
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到2020年全民抗疫,再到2021年的郑州洪水,中国人民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团结奋斗、勇敢自信、积极乐观的一面!全社会的正能量,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一次次困难面前被激发出来了!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保持团结统一、共同奋斗的精神,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光明的前景。越是在重大困难面前,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需要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
当前,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习总书记指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所以,面对任何灾害,都应该有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救在当前,预在平时,防在长远。持之以恒补短板、堵漏洞、消隐患,着力抓住重点、关键和薄弱环节,才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彰显团结奋斗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白晓剑)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