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双提”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谢杰
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云龙区立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强化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紧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这两个核心任务,从三个方面指导学校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生根,确保“双减”工作成为政府支持、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长的民生工程。
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双减”减去的是学生不合理的负担,最终是要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云龙区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和推进集团化办学两大举措,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快速辐射到每一所学校,提升全区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系统实施“四精四必”工程,即作业布置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批;作业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倒逼老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作业。依托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定制作业,达到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标。
健全课后服务机制
先后出台《云龙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按照“一校一案”的工作原则,指导学校制订个性化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五项管理实施方案。目前区属中小学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围绕每个学生参与不少于1项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每周不少于2课时,实现作业辅导5天全覆盖的要求,精心设置云龙区“521”特色课程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实施“自主+”的“三段式”课后服务模式,将延时服务的两个小时分成“自主学习(阅读)”“阳光运动”“多彩社团”三个时间段。徐州市公园巷小学依托“紫藤书苑+游戏馆活动”课程,开设文悦课程、文创课程、文研课程,开展传统益智游戏、传统竞技游戏、传统智体游戏课程,借助现代化表达手段,涵育学生品格养成。徐州市汉桥小学创新实践全校“无作业日”,每周一、二、三、四分别为三至六年级的“无作业日”。“无作业日”当天,学校将根据学生兴趣志向,开展竹笛、小合唱、足球、篮球、儿童画、武术、舞蹈、软笔书法、硬笔书法、阅读等“4+X”特色课程。
提升群众教育满意度
“双减”工作的发力,仅仅依靠学校单方的推进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与学校的同频共振,才是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的坚实保证。新学期伊始,云龙区教育局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回应家长社会关切期盼入手,从家庭教育解决家长焦虑、改变家长认知这一源头抓起,组织家长收听收看《“双减”政策下家长如何应对》专题讲座,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家长会、专题培训等活动,为家长解读“双减”政策,引导家长摒弃不科学的育儿理念,尤其是理性地选择校外培训。下一步,将继续组织云龙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通过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团结社会资源同心助“双减”,努力走出一条依靠家校共育促“双减”落地落实的“云龙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