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念好『五字诀』 唱响『五风』主旋律

2021-09-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9-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庆红

徐州市财政局第一时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攻坚克难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勇争一流之风,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好的状态,念好“五字诀”,推动“五种风气”融入财政干部血脉、扎根内心深处,在高质量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冲刺高目标、争作新贡献、实现好开局。

“学”字为要,学习研究强队伍。市财政局坚持把“系统性思维、研究型工作、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运用到财政理论研究、形势研究、业务研究各领域,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坚持思想领航,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营养剂”,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带动全局党员干部同频共振,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强化本领恐慌意识,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以分级分类、多渠道、多形式,重质量、求实效的专业素质能力培训为抓手,以新创办的《徐州财经》杂志为平台,大抓干部学习研究能力,着力培养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干”字当头,真抓实干惠民生。市财政局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着力增强保障、改善民生能力。依托“理财惟公”党建品牌,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教育、养老、创业等重点民生实事清单,其中“教室照明环境提升工程”与“富民创业贷”项目被列入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用足、用好“555”引才工程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引才、聚才工作中的绩效作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构建完善乡村振兴的财政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养老服务高地建设,突出“幸福徐州、老有颐养”品牌,努力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韧”字奠基,攻坚克难显担当。面对价格波动给增收带来不确定性、落实减税降费形成政策性减收、“三保”压力依然较重等困难和挑战,市财政局深入剖析研究,切实找准发力点、突破口,稳扎稳打重点聚焦“五大行动”见到实效,补短补软全面抓好财政精细化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既定目标任务,确保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源行动”求突破,为财政增收提供“源头活水”;“节流行动”严标准,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的保障力度;“增效行动”抓落实,推动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有序实施;“改革行动”强转化,推动财政各项重点领域改革不断走向深入;“防风险行动”善谋深,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敢”字突破,改革创新解难题。市财政局坚持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创新的措施开展工作,积极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出台《徐州市市本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突出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以解决“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难题为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确保“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创新金融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政银合作产品整合和开发,推出徐州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缓解徐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印发《徐州市产业发展基金“十四五”实施方案》,制定200亿元政府性出资目标,绘就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基金蓝图。

“先”字对标,勇争一流开新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定位和要求,着眼“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实践,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竞赛活动,着力营造“比发展拼干劲、比办法拼能力、比服务拼担当”的浓厚氛围,在解决制约财政发展的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上取得更大突破。贯彻落实“六个率先走在前列”要求,扛起“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系统谋划推进徐州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看清发展差距、明确追赶目标,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姿态,奋力推动全市财政工作开展,在打造区域样板中发挥关键作用、展现关键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