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转型升级点燃创新引擎
◎徐报融媒记者 尹思源 实习生 赵培
焊接机器人十分精准地对挖掘机动臂、底盘等部件进行焊接作业,智能物流车来回穿梭,生产线有序运转……在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生产线让人叹为观止,各大生产车间忙碌的生产场景,正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在今年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关于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经大会表决列为1号议案。
为做好1号议案的办理工作,日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对市工信局牵头负责的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落实和产业推动工作情况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
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我市地标性产业,是江苏省重点培育的四个世界一流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工程机械类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徐工集团的核心支柱企业,多年来深耕挖掘机械产业,产品销售覆盖180多个国家,增长速度多年行业第一。
加快国际化步伐,是徐工深耕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推动‘双循环’和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深耕海外市场,加速国际化主战略持续落地,以卓越的性能和品牌服务赢得客户口碑,出口订单持续增加。”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雷介绍。
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在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为徐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积蓄新动能。
在调研中,大家边走边看边问,不时用手机拍摄,足迹所至、目光所及,让大家激动不已,也对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信心倍增。
信心来自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让“两山”理论在徐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40年历史、专业处理废铅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企业。“我们这里有生态河、废铅蓄电池破碎分选生产线、熔炼车间和劳动保护区,我们要对废铅蓄电池综合利用做到‘吃干榨净、利废无废’。”公司副总经理马永刚表示。
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地徐州。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拥有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并拥有苏北地区首家“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全面提升生产平台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领先于行业的多晶硅智能制造系统……
实地考察后,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与企业家一同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从人才支撑、产业协同到集群发展,企业家们的意见中肯、切中要害。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新表示,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布局紧密,所以高端人才极为紧缺,期盼徐州在招引高端人才上能够出台更有力的政策,将行业精英引进来留下来。
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在分享中谈到,在目前的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中,各企业彼此依存、利益交融的需求强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而徐州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存在企业间合作不强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调研组表示,下一步将牵头统筹企业,深化交流,构成包容互惠、携手合作的产业平台,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共同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
座谈中,大家话发展、谈想法、提建议,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1号议案的办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等,通过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努力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点燃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