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控股集团 热心公益慈善彰显社会担当
|
◎本报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张玮 崔小涛 张宜明
日前,徐州市慈善总会领导走访淮海控股集团,向淮海控股集团颁发“爱心企业”牌匾,感谢淮海控股为徐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连续五届摘取中国公益节多类别“公益大奖”:2016年度公益人物奖、2017年度最佳公益项目奖、2018年度公益传播奖、2019年度扶贫典范奖、2020年度杰出抗疫企业。“十三五”以来,淮海控股在公益事业领域已累计荣获市级以上奖项15个,其中2020年,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称号。淮海控股的公益奖项获奖次数之多、获奖级别之高,在同行业乃至全市民营企业中都是非常突出的。
公益奖杯为何屡屡青睐淮海控股?
董事长安继文一语道破:“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将会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把‘成果蛋糕’端出来与社会共享,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做有情有义的企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期以来,淮海控股始终以发展企业、回馈社会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投身到各项公益事业中,通过抗震救灾、扶贫济困、岗位助残、捐资助学、服务三农等公益活动,向社会捐款捐物累计达1.3亿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党爱人,兴业报国”的企业宗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关注留守儿童,传递爱的温度
在淮海人的眼里,富裕和幸福是共同的中国梦。而对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说,拥有一个“爱心书包”,成长的过程就会增添一份幸福。在安继文董事长的号召下,淮海控股“爱心书包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于2014年初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八年来,“爱心书包”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已相继走过了600多个县(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走进全国各地小学校园2000余所,捐赠60万个爱心书包,建设爱心村近1000个。
“一个书包、一个文具承载了企业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小学生们的关爱,这种责任坚定了淮海人将“敬党爱人、兴业报国”的企业宗旨贯彻到社会中去的决心。而对孩子们来说,陌生但温馨的问候,可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撒下爱心的种子,学会分享,体会分享。其深远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安继文感慨地说。
除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淮海控股还对“事实孤儿”实施帮扶。2021年,公司与共青团徐州市委共建“事实孤儿”立体化助学帮扶体系,捐款12万元;帮助铜山区柳泉镇前亭村、西马村、涝泉村、三张茂村、前象村、八丁村、西象村、饶山村等8处10家“事实孤儿”完成了“梦想小屋”建设,把淮海的关爱送到困境少年身边。今年6月,淮海控股被团市委授予“徐州市青年公益事业紫薇奖”。
金秋助学,圆职工子女大学梦
9月1日,淮海控股集团2021年度“金秋助学”发放仪式再次举行,96名员工喜领“子女助学金”192000元。这已是淮海控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第12个年头了。
“我在淮海控股集团工作14年了,品尝到人生的幸福和甜蜜。企业不仅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和稳定的收入,还为我的孩子发放助学金,对我这个普通家庭来说特别温暖。”公司研发中心员工孟海龙接过2000元“子女助学金”后动情地说。
“金秋助学”是淮海控股集团为员工子女制定的一项助学政策,规定凡当年考入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员工子女,凭高考录取通知书每人可获得2000元的助学奖励,在每年9月开学季前集中发放。这项政策自2009年开始,十余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200多万元,帮助近千名学子走进大学校园。
淮海控股集团还不断丰富助学形式,延伸助学链条,不让每一位员工子女错失教育和就业机会。与地方高校联动,设立“淮海班”“宗申班”,为中国矿业大学提供“大学生实训基地”,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多层面、多岗位实训、实习以及勤工俭学机会。如今,受助的学子或已走上工作岗位,或选择继续深造,他们的人生命运也随之改变。
安继文表示,我们将继续用爱守护梦想,广泛开展“金秋助学”等温暖人心的活动,将这项暖心工程持久开展下去。
赠『鱼』又授『渔』,精准扶贫共富裕
淮海控股集团始终坚持“社会价值大于企业价值”的价值观,始终在第一时间把手伸向最困难的人,特别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先后在宝鸡、徐州乃至更大范围实施扶贫行动。
2018年5月,在徐州市工商联的牵头组织下,淮海控股在陕西宝鸡发起“陇县东西部扶贫协作捐赠活动”。在捐赠仪式上,共捐赠价值80万元的扶贫物品,其中有40个村现场接受捐赠40台宗申三轮摩托,20名小学生和19所小学现场接受捐赠4000套爱心书包、文具。同年,为了帮助陇县脱贫致富,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安继文整合资源,在央视农业频道为陇县优质农产品和优势旅游业策划广告,“关山草原,生态陇县”一下子在全国叫响。当地优势农产品五宝苹果、核桃、野山菇、羊乳、蜂蜜等由此打开了市场销路,促进了农民增收,陇县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为了给农村贫困家庭提供切实帮扶,自2017年3月起,淮海控股集团全面启动“千台宗申车辆免费赠”活动,受赠者在25岁至65岁之间,家庭贫困、从事农业为主,每台捐赠车辆市场销售价格在4000元左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淮海控股集团向全国900多户贫困家庭捐赠了车辆,投入扶贫资金约400万元。目前其中约有80%贫困家庭脱贫,100%贫困家庭实现了增收目标。
截至去年底,淮海控股在全国各地已开展精准扶贫活动600余次,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覆盖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安继文表示,淮海控股集团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努力探索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淮海控股也期待用自身的行动唤起和激发更多企业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传递更多爱的温度。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质名片
主动帮助家庭贫困、缺乏劳力的农民朋友解决小麦收割难题,是淮海控股在引领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实质帮扶的有力举措。
早在 2015年,淮海控股集团就首开行业先河,发起了“助力麦收”大型公益助农行动,至2021年从未间断,实现了从帮扶农机手到公益物资发放,再到助力麦收一站式“包场”服务。
每年的麦收季节,苏鲁豫皖等地各大加油站、国道、省道是收割机夏收队的必经之地。为了打好麦收抢攻战,淮海“麦收特别行动小组”在这些必经之地设立了“爱心驿站”,为过往的收割机机手免费提供矿泉水、T恤、遮阳帽、毛巾等爱心物资,并以临时设立的各个“爱心驿站”为中心,辐射周边麦收高产地区,就近帮扶麦农抢收小麦。
不仅如此,行动小组还在各地交通主干道上设立麦收编织袋免费领取点,为村民免费发放麦收编织袋。他们还走村串镇,深入田间地头,争分夺秒,帮扶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家庭等弱势三农群体抢收小麦,保证粮食颗粒归仓。
7年来,淮海控股集团“助力麦收”行动累计发放物资总价值超2000万元,累计帮扶农户约35000户,其中贫困农户超8000户。
岗位助残,唱响关爱和谐曲
淮海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徐州意升机电公司,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长期亏损濒临破产。2015年4月,安继文出巨资全资收购该公司,不让一名员工下岗,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淮海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起了福利型工厂。
目前淮海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员工325人,其中残障职工96人(主要是听力残疾人),安残比例高达30%。这些残障员工分布在公司管理、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部门。2019年公司被铜山区残联认定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
谈起为什么会创办爱心福利工厂,安继文说:“小的时候老家很穷,村里有些人因病或因伤救治不及时落下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村里人看不起,家里人觉得是负担,日子过得很艰难。淮海机电建厂之初,我就在想,能不能为这些残疾人做点什么呢?正好民政部门也在鼓励创办福利工厂扶助残疾人,便安排工作人员到民政局提出申请,得到了大力支持,没几天就把手续办了下来,很快公司就招进几十名工厂附近的残疾乡亲上工。”
安继文认为,淮海机电的成立得益于党对残疾人关心的好政策,残疾人入职以后,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谋生的技能,更在意别人的尊重。因此,残疾人入职以后不仅与正常员工一样同工同酬,还可以每月多领1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公司为残疾人开放绿色培训通道,让没有工作技能的残疾人可以接受正规的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截至目前,淮海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为残疾员工发放工资及各类补贴约5000万元。有些员工在淮海机电公司工作以后,不仅每月有存款,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培养子女上学,实现他们在市里购房安居的愿望。
彭城新语
企业家应争做慈善家
◎田厚钢
金秋时节,收获满满:在第十届中国公益节上,淮海控股荣膺“中国抗疫杰出贡献奖”称号;徐州市慈善总会授予淮海控股“爱心企业”奖牌;96名考上高等院校本科、专科的员工子女喜获淮海助学金……“十三五”以来,淮海控股慈善公益事业已累计获评市级以上奖项15个。
慈善事业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事业,长期以来,淮海控股始终坚持“敬党爱人、兴业报国”的企业宗旨,致力做大做强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以回馈社会为己任,淮海控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助力公益事业,通过互助互济、岗位助残、捐资助学、服务“三农”、抗疫救灾等公益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尽管我们已步入小康社会,但出现一些社会弱者、困难人群、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社会各方面救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应对办法——三次分配,由国家主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赠、慈善、志愿等方式,实施扶危济困,即在自愿基础上,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回报社会。这就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未来发展将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从“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变成“先富带(帮扶)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说,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也是创建文明社会的“润滑剂”。
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应当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做慈善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考虑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社会公益形象。“企业做大了,就是社会的”——董事长安继文多年前就深谙此道,并悉心倾力践行。这仅从集团设立的“金秋助学金”就可看出端倪:11年来,淮海控股1000多名员工子女喜领助学金之后步入高校。一个人、一个企业做点实事、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坚持不懈十多年做下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家梭洛有言:“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企业热心公益事业,实际上是企业的另一种潜在的、长效的投资。企业越承担社会责任,就越会使企业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自然会提高美誉度、展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