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实习生 许诺
近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通知》,对中小学作业管理提出了多方面明确要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积极探索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通知》要求,要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学校是作业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落实校长负责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及教师工作要求。要制订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是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要围绕育人目标,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及学情,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系统化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适合学生实际的基础性作业。要丰富作业类型,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类型作业。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在共性、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推进分层选做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要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要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要注重培养孩子主动完成作业、自主阅读等良好习惯,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要保证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