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致贺信。贺信中强调,希望各方共谋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之计。其实,大数据在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功不可没。
大数据体量大,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类型多,可以为乡村振兴预测规避自然灾害的应急信息;处理速度快,可以为乡村振兴提出战略性决策依据;价值密度低,可以为乡村振兴挖掘促进发展的新兴行业。那么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应该如何依靠大数据画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要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发挥人才驱动作用。人才是发展资源的首要决定性资源,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具有支撑作用,应该充分建立人才数据库,为乡村人用人才提供重要依据。这里的人才可以使党员,也可以是群众。要对乡村人才数据库的学习信息进行整理,对有能力的人才要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
要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传承多样地域文化。文化的传承会给地区发展增加魅力,传承地域文化可以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来采集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实现推动特色经济发展的目标。
要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确保能够因地制宜。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各地的土壤、气候都有所不同。建立自然资源数据路,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将各乡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要建立农业资源数据库,保证市场供需平衡。目前各地的农业数据信息都被不同的职能部门掌握,应该建立农业资源数据库,将农业资源整合在一起。这个数据库分析出目前最需要什么的产品,避免恶性竞争,推进农业生产精准化。
互联网改变世界,大数据作为战略资源被应用在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了驱动社会发展的“智慧芯”和“金钥匙”。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想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应充分意识到大数据可以促进农业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牢牢抓住大数据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新机遇,让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夏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