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在两同” 凝聚奋进力量
◎徐报融媒记者 董晓
通讯员 王欢 鹿娅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总工会党组深入贯彻省、市委部署要求,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着力打造“学习强会”品牌,把工运史特色资源熔铸进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百年工运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实施“五大先锋行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动力,助推党史学习教育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理论武装铸信念
学习教育“热”起来
市总工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市工会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时间组织劳模宣讲团集体备课,并推荐多名政治素质过硬、宣讲经验丰富的全国劳模作为市级宣讲团成员。
同时,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举办“听党话·跟党走”诵读大赛、“唱党歌·颂党恩”红色歌曲大赛、“红色印记· 劳动最美”——徐州市“百年·百人”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党员干部职工在接受精神洗礼的同时,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此外,市总工会还创新建立“五学联动”机制,用好用活党课载体,坚持全员行动及时学、党组带头率先学、多维宣讲广泛学、蹲点调研深入学、线上线下一体学,创新开展“书记党课”“专家党课”“劳模党课”“青年党课”“行走党课”“电影党课”等系列宣讲活动,在“八号门事件”旧址打造“红色工运史讲习所”,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基层讲习活动67场次,通过“展览+体验+讲座”形式,让宣讲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
助力发展开新局
筑牢基础“稳”起来
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市总工会忠实履行工会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一年多来,市总工会试点推动“职工安全行为习惯21天养成”行动,指导试点企业逐步打造出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职工安康文化体系,试点单位安全生产违规率、事故率显著下降。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深化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市总工会以“四大工程”为重要推手,探索构建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融合机制,实施劳模党支部“双创双提升”行动,在全市推广实施70余个产改品质项目,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目标明、举措实、要求严, 有效推动了产改工作落地见效。
着力实施“建功筑梦”劳动竞赛提质工程,聚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实施“先锋领梦”创新创优提效工程,强化产业工人基础队伍建设;实施“安康护梦”劳动保护提能工程,打造和谐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实施“产改圆梦”深化拓展提速工程,进一步营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氛围。
维权服务办实事
躬行入局“干”起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市总工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党史学习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注重学做结合,用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实践活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市总工会始终聚焦工会主业主责,当好维权维稳“减压阀”,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在全市工会系统深入开展“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成果转化为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成效。
据了解,市总工会在“七一”前后专题开展了“工会进万家”走访调研活动,集中走访劳模先进、困难职工和农民工9331人,座谈企业761家,收集职工亟需解决的困难500余项,征求工作意见建议4000余条。
针对劳动关系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市总工会注重从“小切口”出发,依托司法、人社、法院打造“职工法庭”维权平台21家,建立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机制,上半年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14.76万元,职工胜诉率为80.9%,调解成功率上升14.6%。并且针对走访中职工反映较为集中的快递送餐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权益维护问题,在全市开展为3000名“八大群体”灵活就业劳动者赠送健康体检服务和安全出行防疫手册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强筋健骨树形象
改革创新“活”起来
市总工会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具体要求,借助理论讲堂、工运讲堂、视听讲堂、艺术讲堂、体验讲堂、劳模讲堂、身边讲堂、线上讲堂等平台,强化工会干部“四铸”培训质效,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服务职工中锻造信赖“娘家人”形象。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
近日,市总工会从机关青年干部中组织了3个蹲点小组,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八大群体”入会服务、开发园区党建带工建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中做到心贴心、实打实。
统筹推进党工共建、群团共建、区域工会共建、基层工会共建,依靠“两新”组织党工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创新载体,在全市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中广泛开展“‘四史’教育大宣讲、组织建设大排查、政治安全大体检、党群共建大服务”四项专项行动,引导基层工会创新组织方式、提升有效覆盖,实现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