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线 守住根本 全力构建共建共享的安全发展新格局
◎郑春伟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近年来,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民生、发展的头等大事,全力构建“政企联动、共建共享”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实现“双下降”。
一、树牢“三个意识”,做到发展理念“有保障”
树牢“生命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从思想引领着眼、从制度建设着手、从责任压实着力,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守牢安全发展生命防线,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树牢“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决把抓发展与抓安全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一方面,时刻牢记“安全就是最大效益”,将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全力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安全护航发展;另一方面,紧盯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紧密结合,出台千企升级转型激励政策,推动智能装备在危险工序和环节的应用,逐步减少一线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着力构建本质安全、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以发展保障安全。树牢“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海恩法则告诫我们,安全生产是易碎品,日常监管做不到“万无一失”,关键时刻便会“一失万无”。秉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始终保持“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抓大不放小,坚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二、立足“三方职责”,做到安全责任“全覆盖”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紧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以“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为原则,完善领导包挂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提醒制度,定期通报督导情况,做到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强化行业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厘清职责边界,完善协同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本行业内所有监管单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晰的责任清单,实现包挂责任网络“全覆盖”。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四个到位”,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与政府互动,打通企业基础数据、政府安全生产执法信息数据、隐患排查治理数据,201个风险点接入大数据云平台,实现AR实景动态监测,增强安全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
三、围绕“三个环节”,做到隐患整治“无盲区”
坚持关口前移,提升源头管控。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治本之策,严把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关,从用地审批、产业布局、进园入区等方面加强源头规划,提高门槛标准,避免“先天不足”造成新的风险。严把建设项目“三同时”关,对高危项目审批坚决施行重大风险“一票否决”,坚决杜绝带病运营、带病建设等情况。聚焦重点领域,彻查事故隐患。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吸取各地事故教训,紧盯城市燃气、危化品、道路运输、校园安全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加快补齐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链条的薄弱环节,全面完成1688家危化品使用单位“一企一档”“一图一表”建立,推动重大危险源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建设,聘用危化专业工作专员派驻到3家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监管企业安全运行。严肃巡查督导,确保闭环整改。在全省率先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六轮巡查共涉及25家部门和单位、查出问题496个,“回头看”整改率达100%。在实现国务院督导组及省督导组指出的267个问题隐患全面“清零”的基础上,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实现标本兼治、触类旁通。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工作措施,通过“严管重罚”,实现“惩治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效果,倒逼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利用“一企一码”系统,对巡查出的隐患进行全流程跟踪,以“两照一表”的形式整改,166个隐患实现“闭环管理”。
四、突出“三个强化”,做到安全管控“见长效”
强化软硬基础支撑。统筹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依托数字丰县“城市大脑”,搭建全域覆盖的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坚持系统观念,将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与“安电惠民”工程、老城区更新修复工程等重点民生工程一体谋划,逐步完善水电气、道路交通、消防设施等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秉持“以演练促实战,以实战促提高”原则,对全县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联络员、救援人员,常态化开展燃气管道泄漏、天然气场站泄露等突发事件实地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努力打造“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专业化应急队伍。强化全民安全宣传。党政领导深入一线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学习宣讲活动,常态化邀请专家或团队走进企业开展高质量日常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提升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利用丰县发布等媒体平台,公示群众监督、举报渠道,抓住正反典型予以宣传和曝光,打造安全生产宣传阵地,激发安全生产内生动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