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两把“椅子”!服务村民奔小康,他坐着轮椅“随叫随到”!
“你可太吃香了!来找你求助的人把沙发都坐坏了……”每一个来戴如永办公室的人,都免不了会这么调侃两句。在江苏省徐州三新供电服务公司邳州分公司八义集供电所营销员戴如永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磨损严重的沙发椅,虽然破破烂烂,但喜欢来这坐一坐的人却络绎不绝。
戴如永常说:“我每天都离不开两把‘椅子’,一把是这个破旧的沙发椅,另一把就是我坐着的轮椅。”也正是这“两把椅子”见证了戴如永不忘初心,服务村民帮助大家走上了小康路的全部历程。
今年56岁的戴如永是一名拥有20年党龄的党员。自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担任过会计、核算员、营销员等职务,如今,他已在供电服务一线扎根了31年。
2016年冬天的一次意外,不幸导致戴如永下半身瘫痪。在家休养的半年时间里,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一波又一波村民来看望他,村民们的暖心关怀,让戴如永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早日重返岗位,服务人民。
待康复后,戴如永便推着自己的手摇轮椅,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坚持每天按时上班,继续为客户采集用电信息,答疑解惑。不同的是,他再也不能方便地“随叫随到”。
“虽然不能与同事们一起走村串户去服务,但我是党员,坚守岗位是我的信念。”为方便戴如永工作,八义集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朱成在供电所一楼最靠近门厅的地方,为他选了一间办公室,这为他日常上班提供了极大便利。
自那以后,每天早晨,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八义集镇的村民自发推着戴如永把他送到所里。村民常说:“之前老戴经常给俺家修电,随叫随到,风里雨里就没说过‘不’,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助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戴如永也换上了电动轮椅,这让他的出行更加方便。他又可以像以前一样,“想去哪就去哪,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村民!”
第一把“椅子”,让戴如永重新回到了属于他的岗位,继续以一名供电员工的身份,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服务。第二把“椅子”,就是戴如永办公室的沙发椅。戴如永重回岗位后,总想给村民谋福利。但由于不方便“走村串户”,因此村民就常常来到供电所,和他聊聊生活上的大事小情。
“贴心服务似暖阳,与人方便情绵长。”这是戴如永一直坚持的服务理念。一次,山前村村民老王和老赵吵架吵到了戴如永办公室,让他评评理原来,两人都是村里的种田大户为了谁先谁后用水井灌溉的问题产生了口舌之争。“我已经联系了公司服务队,给咱们山前村申请安装‘共享水表’,过几天去村里勘测,以后大家伙儿灌溉就可以用电了!”
今年3月下旬,国网邳州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把电源送到了田间地头,给八义集镇山前村安上了抽水泵,还建起了一个小型排灌站,在电源进线电杆上安装了刷卡电表。村民只要刷卡,便能接通电源自动抽水灌溉。此举不仅方便还省钱,据测算,800亩地灌溉就能省下2.8万元左右。
近年来,八义集镇蒜产业迎来发展的好时机。蒜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过去,蒜丰收以后要是没及时卖出去,就会烂在仓库里,村民别提有多心疼了!为此,村里建造恒温库用来保存鲜蒜。但是恒温库用电量大,村民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戴如永得知涉农电价调整的最新政策,怕村民不知道,也不坐办公室了,立马摇着轮椅出门,挨家挨户宣传。农村保鲜仓储设施的电费降低,村民们种植生产就少了一个后顾之忧。戴如永的“算盘”一打,村民们又省下了一大笔钱。“省钱就是赚钱,这些年看着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我就觉得自己还有价值。”戴如永说道。
每当有人问戴如永,为什么不把破沙发给扔了,戴如永都会说:“这椅子亲切,看着它,我就能想起有那么多村民需要我,村民信赖咱们,咱们的工作就不白做!”
徐报融媒记者 张亚轩 通讯员 沈晓洁 康靖雯 胡骁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