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激发“饭圈”正能量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随着娱乐圈多位明星陆续“凉凉”,有关“饭圈”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
“饭圈”文化本应是一种真实的社会生活方式,但眼中只有利益的一些人仿佛掌握了所谓的“财富密码”,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或互相拉踩、人身攻击;或制造话题、煽动对立……从投票打榜、做数据,到应援集资、高额消费;从雇网络水军、“养号”控评,到“倒牛奶”事件;从围堵明星、妨碍公共秩序,到安装追踪窃听设备,“饭圈”的乱象频发造成了不良网络文化和社会现象,也误导和侵蚀了青少年的三观。
野蛮生长的“饭圈”乱象亟待治理和纠偏,其背后盘根错节的资本利益链、畸形的价值观等,为乱象整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才能快刀斩乱麻,切除病灶。今年6月15日,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陆续关闭解散了一批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整治成效逐步显现。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在前期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出台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严控未成年人参与、规范应援集资等十条措施,继续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
激发“饭圈”的正向价值,离不开明星的表率和引导作用。粉丝群体多为青少年,他们正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正向的引导。娱乐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秩序的规范、价值观的引导不到位,少数演艺明星“唯流量论”,对自身的才艺表现和言行举止缺乏自律,有的甚至违法悖德,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群体树立了负面典型。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明星意识到作为公众人物,对于粉丝和社会大众的示范效应。更加注重作品、提升业务能力,以良好形象传播正能量,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粉丝自律是文明追星、理智应援,规范“饭圈”秩序的内动力。追星属于个人选择,但应保持理智,不能越界。要把学业、生活、工作放在追星之前,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主持人撒贝宁所说,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你在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人设状态,你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他一样优秀,像他一样成功,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才是追星的真正意义。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乱象丛生的“饭圈”,依然有一些人,秉持无比正确的三观,为正义发声、为公益出力。2019年8月,针对喧嚷香港独立、抹黑中国的海外论坛,“饭圈女孩”联合出征,为共同的爱豆“阿中”(中国)打响了舆论保卫战,拼尽全力“守护最好的阿中”。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河南暴雨肆虐期间,不少饭圈组织及个人自发捐款捐物,在公益领域贡献力量、发挥作用。这些才是追星应该做的事情,才是“饭圈”应该有的模样。(吴筱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