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后”到“90后”
◎徐报融媒记者 宋新 通讯员 段争争 赵忠钰
疫情防控,鼓楼区铜沛街道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从“60后”到“90后”,街道9名社区书记带领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60后”:疫情防控带头人
1968年出生的植物园社区党委书记郑国红,在社区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她早已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结合小区出入口多、外来租户多等实际情况,她以网格支部为单位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摸排重点人员,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她说:“作为社区书记,只有同居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他们排忧解难,群众才会从心底认同你。”
同为“60后”的沈场社区党委书记郑庆超,每天都要检查小区卡口管理情况,同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们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疫苗注射和居家隔离情况。“作为防疫工作的前沿,社区一定要严把每道关口。”
“70后”:当好暖心“大管家”
“有什么需要,直接跟我联系!”道北社区党委书记盛莉每天通过电话核查、入户走访等形式排查疫苗注射情况和外地返徐人员居家隔离情况,带领“铁娘子军”扛起了防疫责任。
沈苑社区党委书记陈善凤更加注重依靠群众的力量,社区组建的“爱传递”志愿服务队有100多人,其中青年人占32%,“吸纳青年同志加入,做好传承,大家管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
铜建社区党委书记薛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辖区困难群众及特殊人员的生活起居。每天她都会专门抽时间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上门走访慰问社区独居老人,为他们送上口罩、消毒液及一些生活用品,反复叮嘱他们做好防护。
“80后”:防“疫”主力军
凯旋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委书记程庆一边整理防疫物资,一边用视频电话和“战友”们商量着手头的工作。近期,她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3624户居民建立精准档案。
“是否接种疫苗?”“家里还有人没接种吗?请到铜沛卫生服务中心接种。”这是民馨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姗姗见到居民的开场白。在她的细心排查下,民馨园社区辖区人口5500余人,疫苗接种率为85%。
机场社区党委书记蔡磊借助“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机制,将“志愿红”融入“网格蓝”,通过网格划分,入户走访和电话访谈,挨家挨户提醒辖区居民注射疫苗。他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发扬攻坚克难之风。”
“90后”:彰显青年责任担当
1992年出生的西阁社区党委书记韩舒敏是铜沛街道年龄最小的社区党委书记。8月16日深夜,韩舒敏坐在风尚自由城核酸采样点路边的台阶上睡着了,身上的“全副武装”尚未来得及卸下。“真得很累。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顶上去。”韩舒敏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