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江苏徐州百名学子暑期探寻家乡“山海情”
徐报融媒记者 魏欣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自治县的垃圾分类情况如何、偏远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严重吗、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套村茶产业如何振兴乡村、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烤烟产业是怎样的发展模式……今年暑假,来自江苏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名学子深入家乡,开展了“探寻家乡‘山海情’、讲述家乡脱贫故事”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今年暑期,学生们足迹遍布云南、贵州、海南、青海等16省(市、自治区)53个地级市,他们通过文献阅读、历史资料查阅、走访调研、参观体验等方式了解家乡脱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切身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中升华爱国情怀,传递青年声音,勇担时代责任。
峨山彝族自治县实践团成员与受访彝族老人合影
实践团中6名成员分别前往江苏泰兴市、靖江市、无锡市等地共计8所小学,通过义务支教、新旧校区走访、体验农村教师生活、采访教师和学生等方式,对实践地教育领域的教学设施、课程学业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
16名实践团成员对山东省泰安市、云南省普洱市、贵州省榕江县等地产业发展模式进行调研,与相关从业人员交流,并结合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新想法;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套村实践者宿晨阳跟随当地农户学习茶叶种植的理论知识,并体验采茶、炒茶、制茶过程,感悟马套村茶产业振兴乡村的新景象;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实践团成员郎舒宁通过采访当地建档立卡户、观察当地烤烟产业发展模式;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实践团成员方依格对当地政府在水电、交通、通讯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采访彝族老人、村支书及当地大学生代表,形成实践报告和记录视频。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上名著阅读课
实践团成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60余篇文献阅读报告和心得体会,通过加强教育政策、健康政策、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兜底保障等6个方面的学习,为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实践中,他们用相机留住数百张脱贫成果图,用镜头记录下20余篇采访视频,共完成54部实践视频,62篇实践报告,倾情记录真实的脱贫攻坚故事,见证家乡地标的岁月变迁,用自己的方式传播关于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示了徐州“00后”青年一代的激昂风采。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