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专栏 > 正文

保护“民生线”需要全员努力

2021-08-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8-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设置好的安全警示标识。
向施工方介绍管线情况。

◎文/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通讯员 刘军

图/ 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2021年7月,我市连续发生3起因第三方施工损毁燃气管线造成燃气泄漏的事故,导致周边居民和工商业用户停气,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恶劣,被燃气管理部门依照《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予以从严从重处理。

连续3起事故被处理,表明燃气管线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3起事故

导致近8000居民用户停气

据了解,这3起因第三方施工损毁燃气管线造成燃气泄漏事故包括三环南路快速化改造北京路节点燃气泄漏事故,发生于三环南路与解放南路交叉口东北角。7月7日15时39分,该工程桩基施工时,造成地下中压燃气管线毁损。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周边居民用户124户及工商业用户14户停气。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勘察02标段燃气泄漏事故,发生在三环南路泉山法院对面。7月13日10时19分,该工程地质勘探施工时,造成地下中压燃气管线毁损。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周边碧水湾、山语世家、协鑫鑫尚3个住宅小区居民用户约6000户及工商业用户16户停气。

泉山区奎河片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凤台路燃气泄漏事故,发生于泉山区凤台路凤凰山庄37号楼前。7月13日下午3时50分,该工程雨污分流沟槽开挖施工时,造成地下中压燃气管线毁损。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周边凤鸣花园、富丽城、清舒花园、万裕花园、逸山花园、半山别墅6个住宅小区1854户居民及26户工商业用户停气。

燃气管线安全岂能无视

燃气管理部门在通报这3起事故处理结果时表示,这3起事故导致周边居民和工商业用户停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恶劣。处理意见为对施工单位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按照有关规定核减上述单位信用分,并记入信用档案;依法从严从重对上述单位实施行政处罚。

日均施工超百处

管线上部很复杂

城市要发展,燃气管线要保护,发展和保护必须两手抓、两不误。

据了解,我市每年与港华燃气管网有关的第三方工地超过300处,日均有170余施工点位。2021年以来持续增加,目前已知涉及管道燃气的第三方施工工地共计333处,日均施工超过百处,管线上部很复杂。

徐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第三方施工项目建设单位多,施工单位更多。建设单位常态下超过20家,施工单位超过150家,第三方工程人员超过600人,工程类型包括地、高架、雨污水、道路、综合管道、绿化、老旧小区改造等施工类型。不同施工工艺不同,对燃气管道保护有直接、重大安全影响的施工也多。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影响也不同,需要第三方单位主动及时告知所采用工艺和施工进度计划。另外,存在较多工程交叉施工,如同一工程往往涉及多个施工内容,同一场所不同工程同时施工等,这都需要第三方单位加强彼此间有效及时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保护燃气管线。同时,第三方非开挖工程在工艺技术上有不确定性,存在不可控因素,对燃气管道的影响有不确定性。徐州港华自身非开挖工程已经全部采用陀螺仪定位管理,三维数据清晰,可资借鉴。

“以上第三方工地的状况在客观上决定了燃气管网保护不仅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需要第三方单位切实履行工程建设项目主体责任和工作主动性,加强与燃气企业信息沟通,提升施工工艺,科学保护燃气管道。”该负责人表示。

保障管线安全

港华一直在努力

为了保障燃气管线安全,港华一直在努力。徐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目前通气地下市政管网长度约1550公里,高压管道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中低压管道遍布全市主次干道,服务全市200余万居民和近6000户工商企业用气。

保障地下管网安全就是保障民生,为此,徐州港华结合城区燃气管道与第三方工地现状,采取以管网运行部为主、社区服务站为辅的形式加强监管。监管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监管,即对所有第三方项目全部纳入监管,每天必须至少巡查一遍。对所有第三方工地开展风险因素分析,针对不同因素制订风险控制方案、应急预案,采取不同监管策略。对高风险项目采取现场项目监管、班组长、部门负责人三级监管办法,既加强对第三方监管,也加强内部监督。第三方工地监管的核心工作是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为此公司对所有员工系统性培训,使之具备符合工作要求的监管能力、沟通能力、处置能力。现场发现问题,分别采取制止、恢复原状、增加保护等措施,消除隐患,支持工程建设推进。不断总结第三方监管工作,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监管,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巡检系统建档、挖点见管交底等13个主要内容,持续推进标准化监管工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第三方工地监管,即现场工作时记录工作过程与内容,并上传巡检系统,有效提升现场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加密警示标志标识,重大风险项目、特殊部位增加设置警示标识的密度。

保护“民生线”需要全员努力

保障管线安全,港华一直在努力,但“民生线”的保护不能靠一家之力。“第三方工地保护不是单一工作行为,需要涉及各方通力配合,这也是我省规定要签署三方保护协议、有关各方共同制订保护方案的主要考虑。”徐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苏政办发(2021)49号文》明确要求,“各地要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施工交底、保护方案、现场监护、防侵入探测技术等城镇燃气管道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严厉查处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行为,依法追究建设、施工单位相关责任,相关部门对破坏燃气管道引发事故的施工单位依法依规联合开展失信惩戒。违法违规施工的,住房城乡建设(燃气主管)部门应依法采取行政管理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近年来第三方破坏事故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包括未通知燃气企业即实施燃气管道保护范围内的施工作业,这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三方保护方案签署率不到100%,一定程度反映相关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下一步,我们公司将持续提升在第三方工地监管上的投入和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内部考核,保障监管所需物资供应,保证监管到位,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措施。”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突发性、临时性作业破坏,一方面加大对建设和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加大与执法部门配合,及时上报各种隐患和危险因素,切实促进各方保护燃气安全。”

■他山之石

事前预防行之有效

近年来,省内已有城市制定和实施了一套管理措施,即在审批市政项目施工许可证之前先行办理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协议并制订保护方案,旨在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燃气企业之间加强燃气管道保护的合作与沟通,同时起到教育与安全警示作用。事实证明,该管理措施行之有效,实施后明显压降了燃气事故频率、重大燃气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