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考试,我们想考0分!”
面对考试
大家都希望能够考满分
可是这群人面对这场“大考”
却希望得0分
他们是谁?
为什么这么与众不同?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
7月下旬,徐州市公安局从情报指挥中心、大数据中心、刑警、治安、经侦、禁毒等部门抽调80名精干警力,联合市卫健、工信部门成立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
按照“2+2+1”即“2名公安民警+2名疾控中心流调人员+1名工信工作人员”的模式,分成30个工作小组,通宵达旦、争分夺秒开展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
大家不禁要问了
流调到底是干啥的?
大徐来给大家“涨姿势”了~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溯源、排查密接和次密接,为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直白地说,就是需要了解在过去每一个重要时间里,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儿。
找出传染源、找出可能被感染的人、找出可能被污染的场所,以便精准采取防控措施,尽早将疫情控制在初步阶段。
流调溯源就是与时间“赛跑”,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常态情况下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紧急情况时按照应急机制全员在位待命,对每条防疫信息、每个相关环节、每名涉及人员,全要素同步查证,全链条追踪溯源。
如此艰难的工作
他们是怎么完成的?
接着往下看~
多地联动
全链条追踪溯源
8月12日晚,一辆南通至沛县的客车,载着来自扬州的3名群众到了睢宁。
这3人去过哪些地方?接触了什么人?全车多少人?途中上下车多少人?一切都是未知数。
据司机回忆,除了几名在始发站上车的乘客是实名购票,其余有人现金买票有人刷码支付,途中有上有下,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乘坐了这辆车。
这一情况给流调溯源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个都不能漏掉!”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工作。
上百次的电话查证,多城联动、多部门联合实地核查,不到3小时就把全车39人全部找出。
最严应对
一切按确诊病例处置
8月6日19时许,徐州某地发现一名来自扬州的密切接触者。
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实地查验。
流调工作必须做到“三全”——全天候24小时快速反应、全要素同步查证、全方位联合判定。
经艰苦工作发现,当事人来到徐州后先后又到过鼓楼区、泉山区、铜山区和邳州市等多个县(市)区。
-
当事人家庭情况、住过哪些宾馆、乘坐过哪些车辆……相关信息快速汇总;
-
对当事人家人和密接者第一时间隔离到位,他们到过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人,全部都得了解到……流调溯源工作紧张地开展着;
-
当事人一直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中,流调民警对其开展的心理疏导工作也在一直跟进着。
一边是流调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部署和果断行动,一边是市、区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反复检测,最终结果——阴性。
同时,对其所有关联人员,也逐个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参与流调的所有工作人员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头脑风暴
“小助手”将工作效率提升6倍
公布在大众面前的一条条密接者的轨迹说明虽然字数不多,背后却是一份份精确到分、精确到秒,少则几页、多则几十页的流调报告,更是一场流调工作者与病毒之间分秒必争的赛跑。
德尔塔毒株毒性大、传播快,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建立的数据模型让“大海捞针”有了方向。
面对大量的数据推送,人工核验工作明显速度慢、效率低。7月下旬,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抽调王浩浩、赵奇超、吴思组建疫情防控数据研判战队“3人组”。
经过需求构想、模型构建、程序开发、应用反馈等,王浩浩3人仅用时36小时就开发出“丰县疫情防控大数据研判小助手”,以科技代替人力,使数据核查下发工作效率提升6倍,工作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的变化,该软件也随之进行多次更新升级,目前已从2.10版迭代升级为2.60版。
为了保证疫情防控不出任何纰漏,“3人组”几乎吃住在单位。凌晨2点、3点、4点……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推送多少条新的数据,“德尔塔”不休,他们也不眠。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正是一个个的他们
用艰辛和汗水
用奉献和担当
牢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面对这场“大考”
希望他们永远得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