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烧的“饭圈”文化该降降温了
8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吴亦凡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此前其粉丝仍在互联网宣称“等一个清白”;无独有偶,前一阵因网剧爆红的艺人张哲瀚被扒出若干精日行径,粉丝却大肆对靖国神社进行所谓“澄清”,严重影响正常文化氛围。回溯娱乐圈历史,代孕弃养、偷税诈捐等事件层出不穷,从明星到粉丝却少有醒悟态度,令人咋舌,这无一不体现当前畸形的“饭圈”文化正在不断毒害文化环境,灼烧之势必须得到遏制。相关从业者必须提高法律意识,提高作为公众人物的道德基准线,全社会共同整治畸形饭圈文化、抵制劣迹明星,拒绝流量造假,回归作品至上,让作品成为明星和粉丝之间的桥梁。
饭圈是一个网络用语,拼音是fàn quān。指粉丝圈子的简称,另外"粉丝"一词的英文单词为"fans",单词fans本身由fan+s构成,s一般表示多个,其中的fan可以直接音译为“饭”。粉丝群体叫“饭”,他们组成的圈子叫“饭圈”,近义词有“饭团”。从前追某个明星或乐队,最多就是买专辑,看演唱会,基本都是散粉,并没有饭圈的概念。近年来,随着粉丝群体扩大,偶像经济不断发展,催生出为偶像买周边(衍生产品)、租广告位做宣传、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就现在而言,饭圈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具有范围性、产业性、趋利性等特征。
每个网民都或多或少对“饭圈”有所接触,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对峙,影视剧男女主的粉丝撕“番位”,控评、屠版、互踩、挂黑、集体人肉、网络恐吓……饭圈互撕不仅吞噬了青少年群体的精力,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何粉丝如此爱撕?权威媒体曾采访多个明星饭圈、明星经纪公司和社交媒体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职黑水军的拉踩与“引战”,普通粉丝之间的看不顺眼顶多是“圈地自萌”,很难撕出阵势。在职黑重重套路与收割之下,在不少网络社区,青少年言论失范问题日益突出。
每一个凭空出现的所谓的顶流明星,背后都少不了资本控制的痕迹。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莫名其妙就爆火的偶像明星,就更有这方面的嫌疑。比如之前“某爽”天价片酬的事情,就涉嫌到有上市公司收购这些支付天价片酬的“壳公司”,这背后已经有利益输送的嫌疑。资本通过运作,掏空上市公司,实际上变成股民给天价片酬买单,并最终由明星中转一下,把股民的钱,就这样空手套白狼的掏入资本的腰包里。所谓顶流明星其实也差不多,他们的很多数据都是刷的,形成网络上这种十分热烈的讨论氛围,进而带动话题出圈,让吃瓜群众卷进来互喷,这样才能把刷出来的流量扩大为真实的流量。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不依靠作品来维持人气,反而通过各种绯闻八卦、互撕材料来维持热度的顶流明星,这是很明显扭曲的。
在娱乐圈资本化的过程里,资本为了利益输送,制造出天价片酬,反而挤压了真正想要创作来做好作品的演员、剧组。这会明显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并且让整个行业显得更加浮躁。人人热衷于追逐流量、追逐金钱,而当收益跟作品好坏本身不形成正比,只靠资本操控就能炮制顶流明星,那么这对那些真正在兢兢业业拍戏创作的演员和明星,公平吗?
2021年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经调查发现,“饭圈”乱象得到一定整治,但一些非理性的诱导集资和“打榜”的现象仍存在。该给竭泽而渔的“流量经济”降降温了,文艺创作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只有坚持以品质评价为核心,营造一个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文艺事业才能健康蓬勃向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魏成章 刘玉刚)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