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8-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8-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今年4至7月份,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围绕“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调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在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市委书记庄兆林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牵头作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板块是责任主体,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数据”责任,精准调度、严密监测,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日常监测和关联数据的审核。

调研期间,委员们了解到,乡镇机构改革后,没有了独立的统计机构和编制,县级与镇级统计机构“断了线”,加之乡镇统计工作机构人员混岗、一岗多责,聘用制统计人员流动性变大,统计工作根基被削弱。睢宁县政协副主席邓冰说,镇级统计工作下联企业,担负着采集统计原始数据的重任,是统计数据“五级联网”直报审核的第一关口。委员们建议,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镇(街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或在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统计办”牌子,落实统计人员编配标准,提高统计人员工资待遇,增强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全省排名偏后。市政协副主席、调研组组长王军说,各县(市)区政府、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四上”企业培育,梯度构建优质企业培育库,持续推动现有本地企业“由狼成虎”,成为列统对象。

2018年至2020年间,我市招商引资签约注册项目投产率较低。钱钢委员认为,要继续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强化项目为王、重点重抓,落实项目闭环和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组织实施、协同管理、认定考核、信息化提升等方面落实管理服务举措,多部门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落地落实,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快、投产快,激发经济总量增长的后劲,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市场主体活跃,但经营额度不清楚,很多中小企业、涉农企业、传统加工企业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资料不完整,无法列统。贺中华委员认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行业主体责任,督促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会计资料,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调度分析;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良好氛围。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营业利润下滑剪刀差距拉大,增速不升反降。郭军委员建议,要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抓好服务业招商,加快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德基广场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科技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商业物流服务体系,大力营造宜商宜业的良好环境,扩大统计的基本面。

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是匡正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委员们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帮助统计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数据”的要求,紧跟业态发展步伐,坚持做强存量,做大增量,着力提升“四上”企业培大育强的精准度;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三位一体”工作方法,一以贯之地做好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