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有了“圈”,真方便!徐州:步行15分钟,勾勒幸福生活半径

2021-08-22  来源:汉风号客户端  编辑:崔东宁
2021-08-22  汉风号客户端

8月,徐州的清晨凉爽而惬意。家住人才家园小区的刘永福大爷早早地起床,在小区中心广场晨练、去北门的街坊中心买了早点,早餐后再和老伴一起去小区对面的昆仑农贸市场买菜,回家的路上还顺道在楼下修好了衣服拉链……“虽然我们小区在新城区,但这里周边配套也是挺齐全的,超市、银行、小吃店、水果店、理发店、幼儿园、中医理疗连锁还有修拉链、补衣服的,要啥有啥。在这里生活,幸福感十足。”刘永福大爷高兴地说。

小区北门的街坊中心

“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以居住小区为中心,15分钟步行可到达范围,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公共设施,可以让居民不出15分钟就能满足吃、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如何打造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其真正利民、惠民,是当前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15分钟购物圈

串起了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

8月17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新城区汉源大道东端的汉风街道蝶梦社区看到,人才家园小区北门外有一条“街坊中心”,银行、超市以及各种小吃店、连锁店、理发店、洗衣缝纫、药店、中医门诊等商铺应有尽有。

想买菜,小区南门马路对面就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楼下还有几家连锁商超;想锻炼,小区中心广告平坦而宽敞;想读书,社区二楼有书目齐全的阅读空间、居民活动室;想吃饭,各种小吃连锁、饭店就在门口……在蝶梦社区,居民这些日常需求,小到买菜、购物、锻炼,大到教育、医疗、交通,都可以得到满足。

小区书画中心

小区阅览室

据汉风街道蝶梦社区党委书记周雪介绍,社区坚持把解决民生实事作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大力推进生活、娱乐、医疗等便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保障,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从自家小区出发步行15分钟内,都能找到一家便民超市、一处运动场所、一处文化活动中心、一家医疗服务机构……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如今,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活力多元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串起了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更“圈”出了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小区南门对面农贸市场

15分钟生态休闲圈

装点居民绿色生活

家住保利鑫城的刘奶奶,今年已经69岁了。记者采访时,她正在金龙湖水街公园练习养生操。她告诉记者,退休以后她就喜欢上了养生,煮养生粥、喝养生茶,清晨和晚上做几套养生操,每天下午还会抽时间去社区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练练书法……金龙湖水街公园是刘奶奶最喜欢的地方,“这里夏天特别凉快,空气好、环境美,河边还有跑道、石椅,是我们老人们休闲的好地方”。

金龙湖水街公园位于保利鑫城和泊岸美墅之间,刘奶奶的家距离这里仅仅5分钟的路程,她常常与伙伴们一起相约于此,共同进行集体活动,“能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公园活动,让我感到晚年生活无比惬意”。


“社区为我们量身定做了很多课程,我就喜欢葫芦丝,不仅能学会一项音乐技能,而且还结交了好姐妹,我们的退休生活不再孤单了!”住在保利鑫城二期的高忠华开心地说。“福鑫社区以老年群众的“盼”为导向,推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广场舞、葫芦丝、萨克斯、腰鼓等免费培训班,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也成为“音乐弄潮儿”,跟上时代主旋律,既能老有所学,也能在学中增长技能,在学中增加交际,在学中找到所乐。”福鑫社区居委委员张恒介绍,为了让独居老人吃上可口、健康的饭菜,福鑫社区党支部还引入“唯老汇”品牌,让老年人不用出小区,就能吃上荤素搭配的四菜一汤,只要5元钱。

福鑫社区引入“唯老会”,为老年人提供平价饭菜

据了解,金龙湖街道位于徐州高铁新城核心区,在建有金龙湖景区、金龙湖宕口公园等大型公园的基础上,46个居民小区内也“见缝插绿”,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超过43%。用充满创意的小修小补打造了不少小区内的“休闲公园”,尽可能将边角处拓展为居民的活动空间,成为居民喜闻乐见并经常使用的场所。金龙湖街道通过这种微改造,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多了不少休闲好去处,更是绿化美化小区空间,让小区居住环境充满活力。

小区地下一层便民超市

15分钟交通圈

便民交通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家住湖西雅苑小区的王先生每天都能享受到便捷交通为他带来的红利。尽管王先生的工作地点在新城区,可他上班却非常快捷,出门仅仅5分钟,便可以到达离家最近的轨道一号线地铁站。“虽然家和单位离得很远,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但是我每天乘坐地铁, 35分钟左右便可到达,真是太方便了。”

“现在出行交通非常便利,从我家出发去往高铁站也很方便,如果想去市中心就更快了,12分钟就能到达。”王先生笑着说,每次出差,他只需提前在网上订票,然后在距离发车前30分钟出门,即可顺利搭上列车。“舟车劳顿这个词,已经不符合如今便捷的城市生活的气质”。


对于近年来徐州交通的便利,家住铜山新区康乐园小区的肖女士也深有感触,在市中心上班的她每天从家到单位只需20分钟。“从我们家到附近的地铁站只需5分钟,然后我最多15分钟就能到单位楼下。”肖女士说,我家附近的公交车也很多,出行十分方便。记者在无名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了一张“无名山社区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图上用不同的颜色和标识清楚的标记出社区附近的学校、公交站、市场、公园、银行、医院等位置。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以无名山社区为中心的15分钟生活圈内,有3所中小学校、两个医院、8个银行服务点、一个大的公园、一处大型农贸市场还有7个公交站台两处地铁站。

无名山社区党委委员王海燕介绍,社区位于铜山区政府东北0.5公里处,下辖久隆凤凰城、康乐园、竹园、财富湾、港鑫城、南洋国际、等32个小区,共计10100户,常住人口31000余人。目前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七室四站两栏一校一场地(综合办公室、党代表工作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资料档案室、文体活动室、党员服务站、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社区宣传栏、社区公示栏、居民学校(代表会议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及慈善超市),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15分钟教育圈

在家门口上“名校”

家住开园四季小区的张女士已经给3岁的女儿报名了家门口的星晨路幼儿园,今年的9月1日,孩子就可以正式入园啦。说到孩子教育,她不由得感慨,“孩子上学,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星晨路幼儿园是一所泉山区的公办园,是徐州市星光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分园,离我家就3分钟的路程,今后接送孩子太方便了。”张女士告诉记者,“不仅是幼儿园,我们家附近还有两所小学,星光小学分校和光荣巷小学分校,以后孩子上小学也很方便。”据了解,张女士口中所说的两所小学都是泉山区的公办学校,组成了“名校+”教育联盟,联盟的教师统一教研、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试卷、统一测试、统一阅卷,可以说是共享了教育资源,“谁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名校+’战略让帮扶学校与被帮扶学校的课程、作业、教育活动等都和教育集团总部学校一样,让我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很多学生家长都与张女士有类似的想法,家住蝶梦社区的李先生直言,目前徐州名校教育联盟相继成立,提出“一个团队一起成长,共建联盟共享发展”的理念,这非常好。“我们小区南门就有徐州幼师幼儿园分园,附近还有青年路小学分校,新元中学,都离家很近,以后孩子上学的确很方便。”

目前,徐州已形成了多个一长多园、一长多校、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名校+”模式,优质均衡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巩固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小区北门的洗衣缝纫铺

云端便民圈

信息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便民,不仅仅是现实路程的一刻钟,也可以是云端路程。 时下,我市不少社区把服务触手延伸至每个居民家中,通过无形的手凝聚起千家万户。随着5G的发展,拥有3098户居民的米兰社区也开始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修拉链、下水道疏通、维修家电……这些问题,居民动动指尖就可以解决。社区五位网格员加上物业管家在微信网格群中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的联系方式,米兰社区的主任于国英说:“我们要让信息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除此之外,米兰社区在服务中心打造了“云资源数字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一万多册。居民既可以在本地听书亭听书,也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下载音频。社区还配备了健身房、阅览室等活动场所,真正实现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以“红色引擎”为统领,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增强了党对物业企业的领导,为带动辖区物业行业发展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为了丰富小区党员生活,红色物业陆续开展了读书会、篮球赛等形式多样的“红色党日主题活动”。


徐报融媒记者:魏欣 实习生 卢红侠/文图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