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念叨的话。当年,为了治理兰考“三害”,焦裕禄牵头成立“三害”调查队。因有病在身,许多同志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调查,焦裕禄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为了听民意、察实情,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就是在这种流动的“办公桌”上,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朴实的话语,不仅折射出焦裕禄亲民爱民、科学求实的公仆情怀,更见证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30年,毛泽东走遍寻乌城,亲自做社会调查,进行了著名的“寻乌调查”。1978年,面对中国向何方去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在北方四省一市进行调查研究,首次提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身躬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曾形象地比喻道:“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
实践充分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年,焦裕禄通过调查研究、走访群众,总结出治“三害”的经验,带领兰考人民摆脱贫困。今天,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更好地推动工作、引领发展、造福百姓。人民群众中有无穷智慧,基层实践里有万千高招。对领导干部而言,搞好调查研究就是要像焦裕禄那样,身入更要心入,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和群众 “坐一条板凳”,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以焦裕禄为榜样,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最高位置,深入基层、心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徐魏)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