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团旗、红马甲、红袖标…… 江苏睢宁:凝聚红色力量 筑牢防疫坚强防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设立了37个疫情防控卡口,对出入镇村(社区)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一场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党旗、团旗,在卡口飘扬。“同志,请你下车接受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在邱集镇碾盘社区疫情防控卡口,值守人员拦住一辆悬挂外地牌照的小轿车。车主走下车,边配合检查边说:“看到党旗、团旗,我心里就踏实了,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邱集社区西大桥卡口,不但飘扬着党旗、团旗,还有一面“邱集镇邱集社区党员志愿队”队旗。8月3日下午3时,室外气温32℃,7名党员志愿者仍坚守在队旗下。这是一支由退役军人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抗疫先锋队,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退役军人廖发展、唐国栋和预备党员张桂兰等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防控卡口,他们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今年这些老队员们又一次“披挂上阵”。
8月4日上午,碾盘社区党员胡新昌将党员徽章佩戴在胸前,和共青团员刘军培一同向疫情防控卡口走去。社区居民李先生说:“他们辛苦守护一方,我们也应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红马甲、红袖标,映红卡口。在疫情防控卡口,红马甲、红袖标是疫情防控人员的标配。身着红马甲的有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网格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葛升是邱集镇袁西村的青年,就读于南通理工学院。暑期回乡,他每天身着志愿者红马甲,奔波在街道、乡村,发放《邱集镇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十条提醒》《2021疫情防控新倡议》等宣传材料,劝导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出门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邱集镇210多名党员志愿者、340多名青年志愿者、6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110多名网格员织起了严密的疫情防控网。
307省道东西横穿王楼村,疫情防控压力大,党员蒋家胜、王中科、王田礼老当益壮,他们主动请缨,担当起了王楼村的“守门员”。蒋家胜81岁、党龄50年,王中科78岁、党龄30年,王田礼75岁、党龄41年。
新闸村疫情防控卡口有支“兄弟连”。王敦良、王敦芝是一对亲兄弟,他们一直坚守在村里的疫情防控卡口,为过往人员测体温、查“两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朱开村疫情防控卡口有个“夫妻岗”。8月2日下午,在朱开村疫情防控卡口,身着青年志愿者红马甲的女青年拦下了一辆轿车,同样身穿青年志愿者红马甲的男青年手拿登记簿和额温枪走了上来。女青年叫刘琼,男青年叫朱坤,他们是一对夫妻,平时在镇上经营烟酒店,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们主动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刘琼说:“个人生意受点损失是小事,疫情防控是大事。”
王楼村疫情防控卡口有对“父子兵”。8月3日傍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高宏旗和儿子高峰仍像哨兵一样站在王楼村疫情防控卡口前。徐州红旗电杆有限公司经理高宏旗今年74岁,是一名退伍军人。儿子高峰今年初担任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去年疫情防控期间,高宏旗先后捐款捐物4万余元支持抗击疫情。今年高宏旗毛遂自荐,担任起防控卡口志愿者,和儿子一起守护着王楼村百姓的安全。
魏桥村疫情防控卡口有个“祖孙哨”。爷爷仝泽宽是一名老党员,孙女仝沙沙是青年志愿者、网格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村里的疫情防控卡口设在附近,祖孙俩便主动到卡口值班,组成了疫情防控卡口的“仝家军”。
党旗、团旗、红马甲、红袖标,成为邱集镇疫情防控卡口的一道风景,凝聚起了强大的红色力量,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强防线。
综合 睢宁融媒
编辑 哈晓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