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定向 强势开局
◎徐报融媒记者 魏宁
定目标、话方向、鼓干劲……在各地党代会召开不久,在市党代会进入紧张筹备阶段的关键时刻,连日来,市委书记庄兆林用十余天的时间,走遍了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丰县、沛县、淮海国际港务区、睢宁县、徐州经开区、铜山区、徐州高新区、贾汪区、新沂市、邳州市等13个板块。
此次调研的目的清晰:为各地把脉定向、加压鼓劲,确立高目标、争作新贡献、实现好开局。
进企业、看项目、话发展,每到一处,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让人印象深刻、深受感染、倍增信心。
听汇报、讲不足、提要求,每个板块,庄兆林都对“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位和目标。
徐报融媒记者通过梳理此次板块调研的公开报道发现,一些关键词成为了“高频词”:产业提到了120多次,项目提到了70多次,干部提到了30多次,转型提到了20多次……
■讲定位 实现强势开局
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各板块未来怎么干?此次调研,庄兆林为各板块提出了新要求,树立了新目标:
丰县要争做全市跨越发展的标兵;
沛县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当好排头、走在前列;
淮海国际港务区要强势起步、加速提升、跨越发展;
睢宁县要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力加速、提质增效”;
徐州经开区要全力当好园区发展排头兵,提升对全市发展贡献度;
铜山区要努力建设“产业更高端、城乡更协调、民生更幸福、干部更过硬”的江苏强区;
贾汪区要争当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排头兵;
新沂市要对标对表、争先进位,全力打造徐州工业第一县;
邳州市要向苏南看和苏中比,全市当排头、全省争进位;
鼓楼、云龙、泉山三个主城区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要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
……
这是市委着眼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自实际,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各板块为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行动指南。
■谈产业 突出鲜明导向
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产业发展是支撑。产业项目是各板块调研的主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鲜明导向。
把脉定向,是此轮调研的主要目的之一。针对主城区开发园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庄兆林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产业定位,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聚力推进主城区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
从调研的项目和企业看,各地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层次水平不一,如何找准定位、攻坚突破,成为此次调研的重点。
对于丰县的产业发展,庄兆林要求丰县聚焦壮大产业集群,打牢加快发展基础,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加快电动车、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而从此次调研的企业看,丰县清晰的产业定位,也为产业集聚奠定了基础。
在睢宁,庄兆林出席了总投资105亿元的天虹高端纺织面料研发生产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将助力睢宁工业经济发展。庄兆林要求睢宁在产业发展上加力加速,大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五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相关板块在产业转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五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板块,铜山、贾汪在历经转型阵痛之后,开启了轻装前行的发展之路。
在铜山区、徐州高新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在强势崛起。庄兆林指出,铜山要加快打造更高端的产业体系,努力为建设产业强市作出新贡献。
而在贾汪,庄兆林强调要突出抓好接续替代,努力转出产业培育新突破,咬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强化项目招引建设,做优做强平台载体,破解空间制约。
新凤鸣聚酯纤维、温德水性超纤作为百亿级项目,既是新沂狠抓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的生动体现,也为新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庄兆林要求新沂加快转型步伐,把产业的文章做得更新。
同样是产业基础扎实、工业经济走在全市前列,对于沛县,庄兆林要求坚持锚定“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在加快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狠抓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在招商引资上创造许多好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集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庄兆林要求邳州突出强链补链、培大育强,不断放大产业集群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集中精力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主阵地。在徐州经开区,庄兆林要求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持续主攻主导产业,持续培育规上企业,重点打造多个“百亿级规模、十亿级税收”的特色园区。
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徐州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庄兆林要求陆港建设明晰目标定位,突出规划引领,建强枢纽体系,培育特色产业,打造陆港新城,努力将这一历史机遇转化为牵引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优势。
■说干部 大兴“五种风气”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大力弘扬学习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争一流“五种风气”,全面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在板块调研中,庄兆林反复强调,要把弘扬“五种风气”当成一种习惯、责任和追求,注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稳定、争先创优、试点示范等一线锻炼培养干部,真正把那些心思花在工作上、本事用在落实上的优秀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推动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百舸争流、争创一流。从各地狠抓产业的定力、争先进位的劲头看,大兴“五种风气”进一步坚定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为“两确保两争取”的实现增添了强劲动力。
在江苏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徐州贡献,在江苏发展格局中提升徐州地位,需要各板块加压奋进、进位争先,需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前行。
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攻坚突破,各板块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抬高标杆、找准定位,大兴“五种风气”,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现代化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