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奋战东京奥运 抖擞中国精神

2021-08-09  来源:  编辑:孟祥
2021-08-09  

东京奥运会完美收官,中国健儿的每一次跳跃、奔跑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在围观奥运这件事情上,人民已逐渐摒弃唯金牌论调,我们的注意力从金牌转向对运动员本身的关注和理解,让运动回归初心。国人可以更从容地享受竞技的过程,这便是真正地大国底气。中华健儿多奇志,敢同日月争光辉。他们在赛场上举手投足间透露的自信和善意便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传承与拼搏。从12.87秒到9.83秒,数字每缩短零点一秒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从刘翔到苏炳添,中国运动员再次向世界证明,黄种人也可以“飞”起来。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苏炳添坦言刘翔是自己的榜样和偶像,他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到自己的心里,他的每一次鼓励都是自己坚持的动力。如今,飞人的接力棒到了自己手中,这份荣光将鼓舞更多年轻的中国选手突破10秒大关,跑出中国速度。我们的国兵队伍也充满这样的传承与传奇。一些面临退役的优秀运动员藏在队伍中充当“陪练员”“服务员”,为新生代“种子选手”服务,助中国顺利夺冠一臂之力。于是乎,国兵队流传这样一段佳话:咱们连陪练都是世界冠军。

超越与坚持。21年训练生涯,四次奥运之旅,32岁铅球老将巩立姣一掷“牵”金,拿下中国奥运历史上的首枚田赛项目金牌,开辟了新的时代。接受采访时她眼含热泪地说道: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我们心照不宣,她的美梦成真不是因为万分之一的幸运,而是由于坚持不懈的加持。赛程接近尾声,中国女排无缘决赛,叹息在所难免,但横加指责大可不必。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人会一直成功。看清劣势,吸取教训,在未来的赛场上继续奋勇争先才是中国精神的应有之义。看着姑娘们带伤坚持比赛,谁又能说他们不值得钦佩呢?

温良与谦逊。尊重对手,惺惺相惜。张雨霏拥抱病后重返赛场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并约定与她下次比赛见;汪顺在夺冠后向35岁匈牙利老将切赫鞠躬致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精神在此刻交相辉映。拼搏于无人问津之地,崛起于挫折丛生之中。荣誉固然重要但热爱永不止息,无论得奖与否,每一位珍惜荣耀、热爱体育事业的运动员都值得尊敬。上世纪30年代,刘长春以短跑100米10秒7的成绩按下中国奥运开始键。当时的报纸这么评价他参加奥运:“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风雨九十载,中国健儿在呐喊声中挑战生命的极限,在欢呼声中托举民族的荣光,为奥林匹克献上了无数珍贵的“中国画面”。如今,我们已然有底气改写历史:我中华健儿,此次群英荟萃,万众瞩目,此刻国运昌盛,愿诸君竭尽全力,愿来日更有强人辈出续写今日之辉煌。(王雪峰)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