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数字化联合审图“容缺受理”
◎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员 李晓宇 郭超
“市政务办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容缺受理’机制为我们校园项目的推进提供了高效审批和精准化服务,有力保障了项目尽早开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日前,九里第一小学项目在我市数字化联合审图“容缺受理”机制保障下,在未办理好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定位图的情况下提前介入审查,项目报审负责人李龙由衷地表示,“容缺受理”为建设单位大幅节约了审查周期,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的投资成本。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市政务办党组围绕项目审批再提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探索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领域微改革,助力审批服务效能提升,保障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
市政务办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联合审图区域样板的目标,坚持以提高联合审图服务效能为导向,不断深化数字化多图联审改革,创新推行数字化联合审图“容缺受理”新机制,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该支部制定并印发了《徐州市联合审图容缺受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容缺受理”的适用范围、适用事项、工作流程、容缺时限以及具体工作要求,实现重点工程施工图审查容缺受理。
为避免“容缺受理”所带来的风险,市政务办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还制定了《徐州市联合审图监督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对“容缺受理”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做好对采用“容缺受理”项目的跟踪指导,强化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帮助申请人顺利完成后续申报,推动“容缺受理”工作高效开展。
“容缺受理”机制推行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共完成包括中林陆港产业园、高新区交通产业园区等124项全市重点工程的容缺受理,项目涉及建筑面积超685万平方米,投资规模近700亿元。
“我们工作的宗旨就是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市政务办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支委、纪检委员靳擎介绍说,“这一工作机制的创新实施,能够有效保障项目立项、规划等审批手续与施工图审查成果同步取得,缩短建设单位1个月以上的前期准备时间,保障全市年度市政重点工程及市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将会同发改、住建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扩大容缺受理适用范围,在保证建设项目平稳推进的基础上,逐步将年度徐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徐州市政府“拿地即开工”重大产业项目等项目纳入容缺受理范围,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用服务态度、审批速度、创新力度让企业认可和满意,助力我市营造更贴心、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