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强势起步 加速提升 跨越发展 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1-08-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8-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市委书记庄兆林深入淮海国际港务区中林木材产业园项目,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徐报融媒记者 齐浩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邬政)8月5日下午,市委书记庄兆林到淮海国际港务区调研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战略思维和机遇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实举措谋划推进淮海陆港建设,为全省全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强参加活动。

庄兆林先后深入九里湖商务中心片区开发项目、海关监管点扩建项目、中林木材产业园项目等处,详细了解淮海国际港务区建设发展情况。在听取淮海国际港务区及相关部门的汇报后,庄兆林说,淮海国际港务区自组建以来,扎实推进机构组建、规划编制、基础建设、功能提升、招商运营等各项工作,凝聚了思想共识,健全了体制机制,拉开了发展框架,提升了平台功能,初步实现了“打基础、拉框架、提功能、出形象”的目标,起步顺利、开局良好。

庄兆林指出,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徐州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徐州发展的重大机遇,总的要求是“强势起步、加速提升、跨越发展”。要把陆港建设牢牢抓在手上,明晰目标定位,突出规划引领,建强枢纽体系,培育特色产业,打造陆港新城,通过扎扎实实、创新创造的实践拼搏,努力将这一历史机遇转化为牵引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优势。

就下一步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工作,庄兆林强调,要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更大突破。一要聚焦“陆港口岸”新要求,做强开放平台功能。要按照打造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的目标,全面提升口岸、信息、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港口功能内移,全力建好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积极争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加快申报创建国家陆路开放口岸、内河水运开放口岸,建立完善淮海国际陆港“一区多点”开放功能共享机制。二要完善“多式联运”新模式,放大综合成本优势。要聚焦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成本低、公路集疏运便捷的优势,创新公铁水空管“多式联运”模式,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转运、无缝衔接,加快构筑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以“成本洼地”优势吸纳企业集聚、货源集结,加快推动陆港繁荣发展。三要探索“路地合作”新路径,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水平。要坚定市场化方向、遵循市场化规律、运用市场化机制,坚持行政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引入多元化运营主体,不断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徐州号”中欧班列逐步迈上市场化高质量运营轨道。四要推行“拿地即开工”新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要在营商环境改革上下大功夫,以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服务保障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提速项目建设,构建面向市场主体、契合陆港特点的“客户视角”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要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实现与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资源的对接共享。要认真复制推广“融驿站”等自贸区营商环境改革经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全方位高效服务,力争通过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带动陆港更快更好发展。

庄兆林要求,要提高研究谋划能力,积极学习借鉴先进陆港经验,主动掌握陆港经济、多式联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前沿知识。要增强操作落实本领,加强高素质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多渠道引进陆港急需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夯实陆港建设发展的人才基础。要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市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与陆港配合协作,主动衔接、靠前服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陆港发展蓝图早日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