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回访教育是“加油站”和“充电器”

2021-08-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1-08-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宋新 通讯员 肖省 王薇)“刚被处分的时候,我整个人情绪比较低落,心里有点想不开,开展工作也很消极。今天组织来看我、关心我、鼓励我,让我重拾干工作的信心,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一名曾受到处理的干部向鼓楼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一组的回访人员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

近年来,鼓楼区纪委监委全面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受到处理或处分的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改正错误,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使“跌倒”的干部重整行装再出发。

问责的最终目的不是处理多少人,而是要通过问责激励党员干部改正错误、担当作为,最终达到干事创业的目的。“回访教育是组织给自己的‘加油站’和‘充电器’,进一步激励自己以实干实绩回报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期盼。”一名鼓楼区住建局的党员干部在接受回访教育时感慨地说。

“回访教育最担心的是‘口服心不服’,针对不同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回访方案,才能真正把回访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鼓楼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钱勇有感而发。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鼓楼区纪委监委明确回访教育工作要根据受到处理或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处分类型、个人表现、思想状况等因人施策,进行有针对性地回访教育。

近年来,鼓楼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鼓楼区纪检监察机关对受到处理或者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细则(试行)》,从回访对象确定到工作组人员构成,从方案制订到具体实施,从工作流程到结果运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规范。

“实施细则为我们开展回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划出了‘路线图’。” 鼓楼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一组的高林涛介绍,鼓楼区纪委监委根据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将回访谈话、帮扶教育、纪律处分执行等内容,按照“一人一册”原则建立回访档案,对回访教育全过程纪实管理。

“做好回访工作,不仅要摸清受处理或处分的党员、干部的思想底数,还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也是拓展日常监督的重要途径,更是做细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环节。”鼓楼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