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贾汪真旺新篇章
◎文/徐报融媒记者 柳喜峰 蒋新会 图/通讯员 贾宣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思想引领新发展。7月26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贾汪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该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大礼堂开幕。薛永代表中共贾汪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乘势聚力 协同创新 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 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贾汪真旺新篇章》的报告。报告指出,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是当前和今后五年贾汪区工作的主线,贾汪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政治担当,更高水平推动“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四区并进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实现贾汪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全面提升,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贾汪真旺新篇章。
报告指出,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是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贾汪真旺新篇的具体路径,徐报融媒记者对这一路径进行了深度解读。
■回望过去的五年:成绩斐然
五年来,那些令人瞩目的荣誉
▲被中央确定为全国十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
▲连续三年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
▲连续四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
▲荣获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荣登“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第19位
▲今年5月,在推进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被省政府表彰为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
▲今年6月,马庄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五年来,敢破能立 高质量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从逐年攀升到整体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这五年,从敢破想立到破而能立,转型发展提质增效
▲这五年,从迸发活力到彰显魅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五年,从跟跑并跑到执旗领跑,生态优势日益凸现
▲这五年,从夯基蓄势到积厚成势,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这五年,从加固底板到延伸长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这五年,从广泛认同到高效协同,民主法治不断发展
▲这五年,从擦亮底色到提升成色,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采煤塌陷地治理
先后实施82个工程,累计治理面积9.45万亩
累计完成绿化造林4.15万亩
●累计关停拆除焦炭钢铁化工等企业81家
高标准建设“六大平台”和各类特色产业园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展望未来的五年:砥砺奋进
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报告指出:“深入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的同时,贾汪区充分认识到,要着力做好统筹文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优质均衡、普遍受益、群众满意为标尺,大力提升公共产品产出能力和供给水平,让‘四区’并进全面转型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五年后,贾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六个新”: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突破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达到11万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5亿元。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达到93%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土壤治理力度持续增强,能源、资源利用结构和效率大幅优化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效进一步彰显,文明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1.5%以上。
——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更高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能级和城市价值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加快步伐,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徐州郊区新城,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法治建设制度健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形成,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公共安全感指数达到98%以上。
未来五年:以人民为中心,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
使命系身须倾力,重任在肩唯笃行。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7月2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徐州市贾汪区第十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进一步明确,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是当前和今后五年贾汪区工作的主线,是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视察贾汪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并对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战略给出了清晰的目标路径。
▲目标一:在全面建设美丽贾汪上开创新局面
目标路径:未来五年,贾汪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谋远做实“生态立区”战略,全力做好“生态立区”后半篇文章,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化转型,让绿色成为贾汪最靓丽的生态底色,在全面建设美丽贾汪上开创新局面。
具体举措:
——筑牢生态绿色基底。系统实施京杭运河清水廊道整治、采煤塌陷地治理、大洞山森林自然保护区提升工程,加快剩余采煤塌陷地治理修复进度,形成“一带一区一屏障”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达标。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打好净土保卫战。
——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开展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大工业“结构促降”力度,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深入实施交通节能与公共机构节能行动,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完善区镇村三级“河湖林长”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目标考核。持续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执法责任。
▲目标二:在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跨越
目标路径:产业是实现全面转型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未来五年,贾汪区将坚持围绕增强动能、释放活力,重点重抓“产业强区”战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环境,真正使贾汪成为淮海经济区工业发展腹地、产业转型基地,在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跨越。
具体举措: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贾汪产业发展特点,抢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城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增强产业平台能级。扎实推动“六大平台”扩容提质,全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进徐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省级贾汪高新区建设步伐,发挥潘安湖科教创新区重要支撑作用,推进双楼保税物流园区与大吴街道、紫庄镇一体规划、联动发展,提升贾汪(江庄)经济开发区产业层次,打造更高水平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提升招商引智效能。围绕主导产业,以强链补链为主体,建立产业链招商目录,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全方位深化工业领域开放招商,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聚焦“招商引资1号工程”,建立“产业招商信息档案”,有的放矢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努力实现战略性重大项目落户。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深化拓展线上招商、产业链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靶向招商等模式,确保招引一批品牌优、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落地见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启动实施打造全国营商环境区域样板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把手”每周走访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送上门”,切实做到厚爱企业、善待百姓、严管干部,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目标三:让“全域旅游、贾汪真旺”成为新时期贾汪最鲜明的地域标识
目标路径:未来五年,贾汪区将坚定不移实施“旅游旺区”战略,围绕全域旅游、精准施策,深耕细作“旅游旺区”,不迟疑不观望,持续放大“一山一湖”特色文旅资源,科学定位、差异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项目,让“全域旅游、贾汪真旺”成为新时期贾汪最鲜明的地域标识。
具体举措:
——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启动潘安湖5A级景区及马庄村4A级景区创建,推进大洞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打造督公湖、蛟龙湖康养度假区。实施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工程,加快布局自驾游线路,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健全景区运营体系。坚持市场化导向,把运营思维贯穿到“旅游旺区”全过程,系统设计景区目标人群、主题定位、业态产品、配套设施、营销管理等,着力构建景区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的运营管理体系,保障景区持续收益。坚持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景区特色优势,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与周边景点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吸引更多游客来贾旅游。
——切实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完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布局,加密贾汪至徐州快速公交,积极发展微循环公交,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目的地,创立贾汪美食品牌、培育地方特色菜品,加快建成权台煤矿遗址创意园、潘安湖奥特莱斯等配套项目,充分发挥吾悦广场、恒润恒太城等商业综合体现代服务业功能作用,让游客充分享受到更好的“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一体化旅游体验。
▲目标四: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迈出新步伐
目标路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未来五年,贾汪区将围绕引领风尚、文化惠民,厚植浓绘“文明兴区”战略,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文化精品创作,构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擦亮“文明兴区”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地,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迈出新步伐。
具体举措: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抢抓被列为全国十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的重大机遇,坚持“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和引领群众”的工作理念,固化低成本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贾汪模式”,探索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深化推广“十必联”群众工作法、“理响贾汪”、马庄经验“十个一”等工作品牌,推动阵地由“建起来”到“用起来”,资源由“整合”到“融合”,群众由“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服务”,工作重心由“送文化、送文明”到“种文化、种文明”的转变,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充分发挥融媒体带动效应,选树身边榜样典型,打响“贾汪正能量,身边好榜样”宣传品牌,为全区人民树立学习标杆和实践榜样。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宣传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大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底蕴,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大力发展乡贤文化。
——强化文明城市建设。坚持发展精品城市,做优城市功能,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实施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营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创建常态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广泛参与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管理精细、文明温馨”的宜居宜业宜游文明城市。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依托贾汪丰富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中药香包、马庄面灯等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文化价值,加大文化产业培育和招引力度,丰富文化产品,开拓文化市场,创造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